朱慕贤从德林那儿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不少又林的近况,当然,给小舅子的贿赂也少不了。德林可不象小时候那么好哄了,他已经从“多了一个姐夫”美好假象中摆脱出来,认识到“姐姐要被拐走”的残酷事实了。对着朱慕贤的时候,虽然还做不到翻脸不认人,可是那神qíng姿态,当然也就和从前不同了。朱慕贤对此当然只能苦笑,当然,该献的殷勤那是分毫不能少。就算不能帮忙美言,起码不能让他在又林面前拆台。
婚期渐近,朱慕贤那是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说实在的,成亲这档子事儿他也没经验,书上圣人教导的那些夫妻之道简直就是些废话。那上头没说对妻子说什么,怎么能让两人相处更融洽,怎么让日子过得更幸福。圣人只说了,你应该那样做。至于你是否愿意,是否快乐,是否真的夫妻和美恩恩爱爱的——人家可不管你。
朱慕贤也没有多少先例可供借鉴。他父母,叔叔婶婶子们都不是什么好例子。祖父母虽然互相敬重,可是他们已经脱离年轻人的范畴很久很久了。
倒是又林的父母,看着日常相处十分和美。尤其是最近四奶奶脾气大,李光沛一直体贴忍让的事qíng,朱慕贤也听说了。
有的同窗说,治得老婆服服帖帖的,指东不敢往西,说一不二。可是朱慕贤觉得那样并不对。男人天生比女人力大势qiáng,把妻子恫吓整治的跟下人一样,那还是夫妻吗?
李光沛对四奶奶服软,朱慕贤觉得那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李光沛并不是比四奶奶势弱,他是爱重妻子,体贴妻子才一直让着她的,这才是做丈夫该有的肚量。
第156章
吃罢晚饭,朱大太太把朱慕贤唤了过去。
朱大太太其实不擅长兜圈子,她的脾气急躁,也没有那个耐心。问了两句无关紧要的话,不等朱慕贤问她有什么事,朱大太太就忍不住自己先开口了。
“李家大姑娘……你从前就认得她吧?”
朱慕贤不知道朱大太太问这个是什么意思,点头说:“刚回于江的时候就曾经见过。”
朱大太太问:“你觉得……她人怎么样?”
朱慕贤虽然不知道朱大太太为什么这么问,但是他了解自己的亲娘。在朱大太太面前绝不能把别的女人夸成人见人爱的一朵鲜花。
可是朱慕贤也不能贬低自己未过门的妻子。
“我和她也没说过几次话,她对弟弟妹妹很周到,说话行事看着也都很大方。”
朱大太太对儿子的回答显然不太满意,但是她也知道,从儿子嘴里想掏出未来儿媳妇的坏话那不太现实。
退一步讲,就算她真有什么不是,那也肯定会瞒着不让自己家知道的。
“她是否有个姓陆的表哥?”
朱慕贤心里微微,脸上却没什么异色:“有的。李家老太太娘家姓陆。”
朱大太太终于不耐烦了,直接说:“我怎么听人说,这李家姑娘原来已经和她表哥定下了亲事,因为咱们家提亲,他们嫌贫爱富,就把陆家那头huáng了,又攀上了咱们家?这样朝三暮四的亲家可当真靠不住,教出来的姑娘品行只怕也有问题……”
朱慕贤还是很从容:“这事儿啊,我也知道。一家女百家求,陆家是有那个意思,可是李家并没有答应过,定亲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朱大太太脸一沉:“你年轻,哪懂得那些势利小人想些什么!这无风不起làng,李家要是真没许婚。人家怎么会这样说呢?”
朱慕贤看了一眼站在身朱大太太身旁的范妈妈。他深知道母亲脾气急躁,耳根又软。可是她在内宅里,上哪儿去听说外头什么闲话去?连朱慕贤都没听说外头有这种闲话,倒不知道母亲刚刚到于江。怎么就听到了这种流言蜚语?
在母亲耳边搬弄口舌的这些人也真可恶,一个个唯恐天下不乱,不管听了什么闲言碎语都跑来邀功。
“母亲,确实没有这回事。前番李老太太过寿的时候我还遇到过陆伯荣,李家压根儿没和陆家有过什么婚约,就是寻常的亲戚来往。”
“你见过那陆家的人?”
“是,拜寿的时候我曾经过去。还和他坐了一席,说了半天话。李家和陆家绝对没有许过婚或是有什么别的约定。”
朱大太太皱起眉头:“可要没点影儿,人家为什么单传她的闲话?她和表哥自幼一块儿长大的,这青梅竹马,说不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