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94)

2017-08-21 卫风

  这一刻的满足感,就象他知道自己中了府试头名的时候一样,不,是远远胜过那个时候。过去那么些年,他从来没有这样踏实和快活过。

  怪不得人生四大喜事,dòng房花烛夜排在头一位,金榜题名、久旱甘霖和他乡逢故知都得靠后。

  快活的象是能飞起来——但是又感觉到肩膀上多了一分责任。

  她的这一生都已经jiāo到了他手上,他得好好待她才是。

  又林睡得并不踏实,被子太厚,身体也不舒服。还有个原因——身边多了一个人。

  一直都自己睡一张chuáng,可以随心所yù的爱怎么睡就怎么睡。可是现在不同了,翻身的时候,就会触到身边的另一个人。即使没翻身,也能感觉到——耳边有另一个人的呼吸,身旁有另一个人的温度。

  这些,都得慢慢的适应。

  她从四更天醒了过来,就没再能睡实,半睡半醒的又挨了一会儿,就到了起身的时候。小英她们进来行礼问安,伺候两人起身。都是大姑娘,要不是胡妈妈在一边镇着场子,小英她们羞得连头都不敢抬。铺chuáng叠被的时候,徐妈妈来了一趟,把那块白绫给收了去。

  梳头的时候是胡妈妈接手了活计。小英她们虽然也学过,可是妇人发髻倒底梳得不熟练。胡妈妈以前给四奶奶梳过头,手艺老到,比外头那种专靠梳头挣钱的婆子媳妇们梳得都不差。

  朱慕贤已经穿戴齐整,坐在一旁看又林梳妆。她梳的妇人发髻,妆饰也显得浓艳娇媚。以前他从来没见她用过大红色的胭脂,整个人看起来很清雅。可现在不同,新嫁娘总是要打扮得格外喜庆明艳些。

  今天她也轻松不了,今天得认亲。虽然二叔家三叔家这次都没人过来,但朱家老家的亲戚也来了不少。那些叔伯婶子朱慕贤都未必敢说都认得全,有些人都几年没有往来了。

  等又林最后扑了些粉,站起身来。朱慕贤挽着她的手,由衷地赞了一句:“真好看。”

  第160章

  新娘子新婚头一天要拜见翁姑。朱家正屋里头坐了不少人――还有许多都没捞着座位的,只能站在后头。

  先要拜见的当然是朱老爷子和朱老太太。又林还没见过老爷子穿戴的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样子。朱老爷子平时就象落拓不羁的隐士,头上束着葛巾,穿着素棉布的袍子,夏天的时候踩着个木屐,如魏晋时的狂生一样――好吧,老了点儿,老狂生。

  所以又林虽然知道这是个差点儿做了宰相的人,却没有一点儿真实感。不就是一挺开朗的糟老头儿嘛。可是现在老爷子往那儿一坐,就算没衬那身衣裳,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朱老太太满头珠翠,打扮得也格外富贵,笑容满面的瞅着小两口。

  朱慕贤和又林跪给二老磕头,又林从小英手里接过做好的鞋递上去。朱老太太看了看鞋,满口的赞好。其实鞋并不重要,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用媳妇去织布fèng补,当然,要是女红也拿得出手,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两双鞋换回了一副水头儿绝好的玉镯子。

  然后给朱大太太磕头,喊娘,端茶,再送上一双鞋。朱大太太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这种场合面子是比什么都要紧的,也是笑着说了几句话,给了见面礼――是一对做工上佳份量也很足的镶宝簪子。给新娘的见面礼来来去去也就是这几样。

  接下去再见的就是隔房的叔祖母、伯母、婶子、舅母们了。这一通见下来,又林虽然累得直想骂娘,可是动作表qíng都维持着一开始的高水准。

  再说,这认亲虽然麻烦且累人,可是却是必经的程序。这说明朱家承认了她的地位,她是明媒正娶的媳妇儿。要是纳个妾,她想认亲,还没有亲想认她呢。

  况且这礼不是白行的,一圈儿下来。小英那里的鞋袜荷包香袋送了一堆,收回来的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好东西,一兜儿卖了去少说也能置好几顷地呢。

  别人都说朱大太太娶的这小儿媳妇不错。朱大太太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她正盘算着,要让朱慕贤这趟就跟她一起回京。儿子总不在身边,她实在放心不下。这要府试都过了,不用去书院,备考秋闱回了京也一样温书。

  况且。儿子现在娶了媳妇。总跟着朱老太太,那肯定是和朱老太太近,和她这个正经婆婆不亲近。

  朱大太太还有另一重担心。儿子从没成亲之前就对这门亲事挺上心的,今天一看儿子的表qíng,脸上那笑,朱大太太还是了解自己儿子的。要不是真心高兴,他不会有这样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