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97)

2017-08-21 卫风

  “因为长辈在堂,所以并没分家,京里的宅子是三房共住的。二房人也不少,二老爷二太太膝下有两位少爷,一位姑娘。都是二太太亲生的。”

  没有一个庶出的儿女吗?那二太太还真是手段了得啊。当然,也许二老爷是个正经人,没有妾和丫头,不过这种可能xing很小。

  “三爷生了急病去的,已经去世有八九年了,三太太带着独生子住在后院里。众人都夸三太太是位贞静守礼的人。出身耽美书斋。和三老爷也很恩爱,夫妻间从来没有红过脸。可是三老爷一场急病就去了,要不是有孩子,三太太只怕当时就会跟了去。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向心疼她不容易,格外关照她一些。只要大房二房有的,也不会少了三房的一份。一大家子,连主子带下人,有一百多口子呢。”

  又林一笑:“倒真是人丁兴旺啊。”

  树大分杈,儿大分家。老辈人总愿意儿子侪侪一堂,越兴旺热闹越好。但是下头下辈,只怕是各有各的私心。

  这些qíng形又林成亲前也都听说了一些,不过现在她看事qíng的角度又不同了。

  胡妈妈又继续说了些打听来的其他qíng形。比如大太太和大老爷见面就争执不休,大太太固然太较真太qiáng横些,可是大老爷总是不占理的。听说这两年又收了几个年轻的丫头,连儿子成亲都说没有空儿。虽然胡妈妈不好抱怨什么,但是心里对大老爷这种做派也很看不上。

  说完了上一辈,再来说这一辈。朱慕贤的哥哥成亲几年了,已经生了一儿一女。他姐姐也已经出阁,嫁的人家很是显赫——当然,那是朱老爷子还没出事时候结的亲,当时的选择面可是很大的,挑的女婿当然差不了。二房的两个儿子,一个就是曾经来过于江的朱长安,也已经定了亲,今年就会过门。他哥哥本来也娶了妻,但是难产过世了,孩子也没生下来。二房的姑娘还小,离结亲还得两三年。三房的少爷更小,听说人不是太机灵,开蒙都比旁人晚,读书也没读出什么名堂来。

  胡妈妈还说起另一件事qíng:“听门上的人说——大太太在于江不能久待,京城那边儿事多。”

  又林想了想,点头说:“有劳妈妈了,昨天也cao劳了一天,你先去歇着吧——住处还合心吗?”

  “好,挺好的。”胡妈妈说:“奶奶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您好,我们也就都好了。”

  这是大实话。又林好,他们这些娘家跟过来的人当然一荣俱荣。又林要是不得势,他们当然也没好日子过。

  这就是现实。

  朱慕贤回屋的时候,又林正看着人理衣箱。又林的嫁妆着实不少,原来准备的地方放不下,不得不又单腾出一间空屋来专门放着这些。又林日常穿的衣裳也都在包袱里衣箱里头没取出来。

  小丫鬟刚看见朱慕贤,他已经到了门口了。

  “这是在做什么?”

  又林回过头来一笑:“理一理衣裳,要穿的就挂起来,一时穿不着的先收着。”

  做新媳妇,自然得穿戴jīng致讲究些。今天又林头上那对镂花流苏长簪可是让不少人啧啧称赞。说簪子贵重,可是也得人能衬得起。

  看着搭在一旁的几件衣裳——这想必是预备要穿的。

  朱慕贤忍不住问:“就这几身吗?”

  又林看小英她们合上箱盖,应了一句:“是啊。”

  等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朱慕贤忍不住问:“够穿的吗?”

  “不出门见客,在家里头足够了。回门的衣裳已经单拾掇出来,都拿去熨烫了,你的那身儿也jiāo给他们了。”

  一回了屋,知道这里有个人在等着你,有热热的茶,还有这样家常的对话。朱慕贤只觉得,有多重的心事,到这儿也全都放下了。

  怪不得人们总管娶妻叫做成家。果然是这样,屋里有了女人,有了温暖,有了笑容,相互关心扶持着,才能称为家。

  “西屋还空着,你要是想写字儿,就把西屋布置布置。要用什么东西就跟我说。”

  他在又林身边坐下来,注意到她不自在地挪动了一下。不过也就是这么一下,又林又意识到,他们已经是夫妻了,她没理由躲他,所以她还是坐在了原位。

  朱慕贤肚里觉得好笑,同时又有些爱怜。

  她昨天晚上……肯定吓坏了。他记得她后来哭了,并没有出声,但是落泪了,抽抽噎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