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不想为了面子逞qiáng,那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
可是……突然之间自己的生活中多了一个人,他大喇喇的进驻她的私人领地,又林想,她得需要点时间才能适应。以前自己一个人,中午或是看会儿书,或是歇个中觉,醒来画两笔画,陪陪祖母和母亲――可是现在她的生活重心完全变了,她多了一个丈夫。
生活模式就全变了。
又林洗过脸,换了衣裳。朱慕贤坐在chuáng头,又林转过屏风,犹豫了一下。
朱慕贤察觉到了她的犹豫:“怎么?”
又林说:“被子太厚了――得换chuáng薄些的盖。”
现在这种天气,盖这种七八斤厚的棉被,实在是受罪。昨晚也就算了,铺chuáng的人光想着好彩头,锦chuáng绣被,龙凤呈祥嘛!可是就没替睡觉的人想想,这个天儿谁还盖这么厚的被?又林很是怀疑,这得亏还没入夏,要是七月天里成亲,她们是不是也给铺这么一chuáng,然后把他们活活热死啊?
朱慕贤也笑了:“你说得对。”
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又林犹豫的全部原因。
对于两个人的生活,又林明显还没适应过来,他理解。
可是朱慕贤觉得自己非常适应。
以前他的生活里也就是读书,除了读书,也没有旁的事qíng做。有什么心事,有的时候可以和好友倾诉,有的心事,却连对好友也不能说。
朱慕贤忽然想起表妹于佩姿。他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想起她了。
从前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好象他也没有和她谈过心事。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在说,在报怨,在哭泣,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雷霆……
他在想什么,她不怎么关心。只要他的身旁只有她,只要他围着她团团转,她才心满意足。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可又林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才刚刚开始共同生活,但是朱慕贤毫不怀疑,书墨那最会见风使舵的没骨气的小子,铁定把他的习惯喜好卖得一点儿不剩了。单从昨天晚上端上来的茶——他就明白了。
他一点儿也不反感,甚至觉得很欣喜。
他还不知道又林的生活习惯和一些喜好——不过不要紧,以后慢慢总会知道的。
又林睡了个午觉起来,洗过了脸。朱慕贤已经不在屋里头了,小英一边替她梳头一边说:“爷去外院儿了,说是老太爷找他。走的时候还吩咐过,让我们别吵着奶奶睡觉呢。”小英改口倒是改得很快。她比又林适应得可快多了。事实上今天中午她还和李家的人见过面呢。两家实在太近了,隔着墙喊一声都能说话。
又林的身份变了,要做的事qíng也变了,小英她们虽然也换了一个地方,可要做的事qíng还是差不多。反正小英就认准了一点,她只要把又林伺候好就行了。
又林梳好了头发,胡妈妈也进来了。
“妈妈坐。”
胡妈妈笑笑,也不客气,就在一旁的矮凳上坐了。
“我照奶奶吩咐的去打听了下。大太太这次从京城来没带多少人来,最倚重的就是身边的范妈妈。另外,这边厨房里的huáng嫂子,她女儿就在京城里太太那院儿里当差,所以虽然一直在于江这边伺候,却和大太太那边走近得。大太太前次和这次回来,她都赶着朝前凑。说话时都没有别人在跟前。”
又林点了下头。
李家打听朱家的事,大太太当然也要打听李家,她想了解未来的儿媳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每回都没旁人在跟前——
又林直觉huáng嫂子肯定不会尽给她说好话。要听好话,大太太也不必单找人打听。huáng嫂子要是不说点坏话。简直太不住她自己花的功夫和大太太的这份儿心意了。
胡妈妈知道又林是明白人,很多话不用说透,一点她就明白。
“大太太老家是北边儿的。比京城还往北,靠近辽州那地方了,大老爷刚中举的时候,老太爷的上官给保的媒。听说头几年很是恩爱,不过日子长了,大太太xing子很要qiáng,大老爷打小也是让祖父母娇惯出来的。不是受气的人主。所以爷上头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是一母同胞,下头两个弟弟三个妹子就都是庶出了,分别是潘姨娘、徐姨娘、钱姨娘和赵姨娘所出。”
真复杂。
不用问,又林也知道大太太的日子过得不会顺心。四奶奶有玉林一个在跟前碍眼就够添堵了,大太太这一下子有五个!看着闹心不说。将来嫁娶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且大老爷的房里人肯定不少,光是生养过的就有四个,肯定还有那没生养过的。养着这么多张嘴,还得给她们穿金戴银、用着奴婢,这笔开支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