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太怕夜长梦多,要是白姑娘在老家定了亲事那可就白忙活一场了,这会儿大太太还用这事儿刺她,二太太心气能顺才怪。
再来说韩氏和明娟这对姑嫂。明娟xing子娇纵,是个得理不让人,没理更不让人的脾气。朱长安也挺宠爱妹妹,二太太当然更心疼自己的女儿。也就是说,韩氏和朱明娟在一起的时候,必须得让小姑娘开心才行,不然婆婆和丈夫都不会站在她这边的。
看起来两个人是闹气了?真稀罕,韩氏对明娟从来都是顺毛摸,哪怕明娟说的话很不在理,韩氏都不会说她错了。
不过那是人家的事,又林没太上心。
等她们都走了,老太太才问徐妈妈:“刚才老三媳妇和四丫头那是怎么了?”
徐妈妈的qíng报网四通八达,且具时效xing。
“四姑娘好象说她三嫂没怀上什么的,还扯到什么穷酸啊,又是妒嫉之类的话。”
老太太摇摇头:“这些话不是她一个做姑娘的该说的。”
徐妈妈就不能说姑娘如何,这话只能老太太说。
“四丫头小时候在我这儿,只是觉得她比别人霸道一点,现在怎么说话成了这样?老二媳妇太娇惯孩子了。”
是,朱明娟是曾经在老太太这儿待了不短时间,后来大老爷大太太一家子回京,老太太又病了一场,朱明娟才被二太太接回去。
徐妈妈想说,也许正因为为了讨老太太欢心,把女儿送到老太太身边养着,所以二太太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后来才加倍的纵容朱明娟。她自己在老太太、在大房面前低声下气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格外愿意让孩子活得扬眉吐气一些。
“对了,又林她看起来象是没睡好啊,气色不如前两天。”
徐妈妈笑着说:“老太太的眼力还跟三十年前一样好,我都没注意。”
老太太笑笑。
她知道原因是什么。大儿媳妇从来都不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她没事儿把儿子从书房叫过去,又让两个脸生的俏丫鬟出来端茶,这心思能瞒得了谁?结果贤儿找个了由头转身走了,让大太太给人的话没能说出来。
但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要是大太太直接把又林叫去,让她把丫鬟领回去,又林能怎么办?她可不能转身就走。
老太太喜欢却又林,小姑娘生得清丽又乖巧,特别的懂事,很沉稳。她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大太太要是自己知道分寸,那这个儿媳妇算是娶着了,比正铭媳妇还靠得住。
可是大太太非得给自己,也给别人找不痛快。
老太太抬起头,看着门外头院墙上方蓝蓝的天。
第214章
大太太到老太太屋里来的时候,并没把这事儿看得多紧要。老太太现在重孙子都有了,家里的事qíng也不大过问,钟氏掌着家,大小事qíng都不会违逆大太太的心意,再加上小儿子争气,二太太等闲不到她跟前去找晦气,大太太最近很是chūn风得意。
进老太太的院门的时候,大太太都没有半分警惕戒慎,一样脚步轻快,扶着小丫头的手就进了门儿。
老太太歇过中觉,在西屋里头待着。院子里静悄悄的——大太太在门前站住脚,看着空落落的院子。
以前老太太这院儿可热闹着呢,老爷子那会儿正是手里掌着权,走不上他门路的人都会转而来走内宅的夫人门路。亲戚、世jiāo、同乡、同族,一天到晚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人人上赶着巴结老太太——
可是现在呢?
大太太暗里打了个寒噤。
她绝对不会让自己将来变成老太太这样,没受过那样的富贵还好,可是既然经过,知道个中滋味,又怎么能过得了现在这样的日子?
老太太正歪在榻上,小丫鬟正掂着两个美人拳一上一下的捶腿。大太太象模象样的问个安,要搁平时,老太太就该说让她坐下了,可是今天老太太不知道怎么着,眯着眼好象根本没看见她进来,大太太站了一会儿没见让坐,突然回过味儿来。
这不是没看见她,这是故意晾她。
大太太打进门儿起就没怎么受过婆婆的气,老太太不是那种爱给儿媳妇找不自在,顺便让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大太太站了没一会儿脚就麻了。换成几年前,老爷子生病,老太太也管不住的时候,大太太肯定敢抬脚就走。可是现在不行,老爷子还是这个家里说一不二的人。老太太的权威自然又重新回来了。别说让她罚站了,就算让她罚跪,大太太也不能转身扭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