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470)

2017-08-21 卫风

  这些话一句一句都戳到她的心上。

  “你也别太难过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你还有你姨母呢,她那么疼你,必不会见你没个着落的。你要是得了空,就回来瞧瞧我,咱们说说话。我也能帮你排解排解,出出主意。”

  “嗯,好。”于佩芸心里总算稍微踏实了点儿:“那我这就走了,杨姐姐你自己多保重。”

  于佩芸和那个婆子出了门,那个婆子又回头看了一眼,不经意地问:“那位杨奶奶是本姓杨,还是冠的夫姓?”

  于佩芸也心不在焉地说:“是夫姓。”

  “她原来姓什么?”

  这个于佩芸压根儿没问过。

  她和杨奶奶在一块儿大部分时候都是她在说,她在诉苦,杨奶奶不大提起自己的事。她本来姓什么,闺名叫什么,家乡是哪里的,为什么成了杨姓商人的外室,这些于佩芸都不知道,她也根本不关心。

  另一边,钱嫂子正在跟胡妈妈回话。她是看着于佩芸被张家接走的,并且又打听了些事才回来的。

  胡妈妈是见过张夫人的,于佩芸被张夫人接去,可以说是移走了她们一大块心病。

  “她和那附近的人jiāo往不多,就是和隔邻的女人常来往。”

  胡妈妈问:“那人什么来路?”

  钱嫂子露出鄙薄的神qíng:“不是什么正经女人,是个商人的外室。整天打扮得妖里妖气,不是打酒就是买ròu,不是正经过日子的人。我看她不会给那女人出什么好主意,肯定没少出馊点子。那种女人……”

  “你见过她没有?”

  “只远远看见过一次,描眉画眼的。她也不大出门……”

  “那个男人呢?”

  “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人,我家那口子打听过,他自己也没有店,不过是赊货来寄放着卖,寅吃卯粮,不过是个空壳子。”

  胡妈妈嗯了一声,也没再把这人放在心上。

  张夫人出手替她们除了这个心腹大患,少爷和少奶奶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第249章

  这一阵子喜事多,应酬也多,连朝上的事qíng也多,朱慕贤回来得越来越晚。

  又林只听说西北边关又起了战事。

  年年秋高马壮的时候,西北总有边患。狄人会趁这个时候南下大肆劫掠,把能抢走的金银、财物、粮食和百姓全部掳走,不能带走的也都一把火烧掉。

  以前又林也听说,也知道,但是那时候她不过是个养在深闺的小姑娘,西北离她太远,那些事qíng也离她太远。

  可是现在这些事qíng一下子bī到眼前来了——感觉一下子那些人,那些事离得这么近。

  当然,单从距离上来说,也确实是离得近了。从江南到京城,从南至北。在南边人们根本不关心,也没人提起这些事。可是京城里头即使贩夫走卒也能就国家大事说上几句,天子脚下到底是不同的。连家中的下人都会议论几句,老家有在那边的就十分牵挂,不知道是不是今年又遭了乱。

  不管哪个朝代,边患似乎都没有绝迹过。

  但是今年特别严重,石关城被攻破,守将战死,八百里急报送到京城,据说马都跑死了好几匹。

  翠玉打起帘子,朱慕贤进了屋,拂了拂肩上的碎雪。屋里暖,雪粒都化成了细密的水珠,一抖,就从大氅上滑落下来。

  “回来了?下雪了?”

  “刚下。”

  又林过来替他解了大氅,jiāo给白芷去挂了起来,手背在他脸上贴了一下:“这么凉,快喝杯热茶暖暖。吃过饭了没?”

  “垫过几口,还有什么吃的?”

  “让人包了馄饨。”又林轻声说:“我让人端来。”

  朱慕贤搓搓手。到熏炉边烘暖。馄饨端了过来,还有蒸得白胖可爱的小花卷与煎得焦huáng的小饺子。

  馄饨很鲜,上头漂着碧绿的绞碎的芫荽与蒜苗,朱慕贤深吸口香气,才端起来喝了一大口汤。

  又林递给他调羹:“事qíng很繁杂吗?”

  “大事qíng当然轮不上我们cha嘴,不过是宋大人让我们翻了一年昔年的卷宗出来。院阁里头有许多东西都放了几十成百年了。其实从前朝起西北就一直没太平过,前朝兴宗年间,狄人甚至一路到了青河边上。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他顿了一下,弯了下嘴角:“瞧我,翻了一天卷宗,回来的路上还老想着这些事儿。你今天在家都做什么了?儿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