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78)

2017-08-21 卫风

  她怕,他要是把她忘了怎么办?他要是变心了怎么办?他……要是前程远大,从此再也见不着面,更怕他会娶妻生子,弃她于不顾。

  这时代的女子,终极的幸福,就是找一个良人托付终身。

  不但于佩姿,连同她自己,周榭,石琼玉……所有人都不例外。

  又林捧着饭盒去了李老太太屋里,正好四奶奶也在。对于晚辈的孝心,李老太太当然来者不拒。

  “哟,你到人家家去探病,居然还连吃带拿的,当心惹人家笑话。”四奶奶吩咐人把饭团拿去热,拉着她的手问:“外面冷不冷?中午石姑娘招待你们吃什么了?”

  又林笑着一一答了,又问李老太太和四奶奶中午吃了什么,合不合胃口。等饭团热好了端上来,李老太太奶奶尝了一个,笑着点头说:“果然味道不错,京城的人就是比咱们吃得富贵。这个……是用jī汤煨过吧?”

  又林挑起大拇指:“奶奶您真厉害,一下子就尝出来了。”

  “这有什么。”李老太太接过布巾擦了擦手,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大煮gān丝不也是用jī汤煨么?和这个作法其实差不多。还都见了什么人?”

  “没见着石伯母和石伯父,听说石伯父到清淮的庄子上小住,石伯母今日有事,所以都没有见着。”

  四奶奶摸着又林细软的头发,轻声说:“你回去换衣裳歇一会儿吧。”

  又林应了一声,又转头看李老太太。李老太太笑着摆手:“去吧去吧,中午煮了汤圆,还给你留着呢,让小英去厨房给你盛。”

  芋头豆沙汤圆入口甜糯,热腾腾的,可惜不敢多吃,怕积了食。小英盯着她吃了几口,就把碗接了过来:“姑娘今天做客玩得可玩心吧?回来得这么晚。”

  “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啊,临州好象来人送了信来。”

  “姑姑送信来了?说了什么事没有?”

  小英摇头:“这个可不知道。今天上午看见周家嫂子进来,说临州打发人送了东西,还捎了信来。”

  刚才四奶奶在李老太太屋里,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

  姑姑回去也有半年多了,不知道冯家现在是个什么qíng况。年过刚完,年礼也送过了,照理这会儿不应该再送信儿来。肯定是有什么事。

  又林既替姑姑担心,也担忧冬梅的处境。

  四奶奶和李老太太虽然都不大识字,但好在捎信儿来的人说的很明白。

  那位新姨娘有孕了。

  第四十二章chūn暖

  捎来的信又林的姑姑也没放心让别人代写,就是她口述,表姐冬梅写下来的。上头的字尽量写得工整,而且并没有错字和污迹。

  足见写信的人十分用心。

  这信四奶奶给又林看了,又林还给李老太太和四奶奶读了一遍。信上都是大白话,倒没什么难懂的。说到家之后一切都好,请娘和哥嫂放心。吴姨娘已经进了门,大面上倒也规矩。冯焕松和他大哥因为琐事吵了一架,冯家长房和二房的关系现在并不太好。信上没说吴姨娘有孕的事,不过来送信的是又林姑姑当年陪嫁过去的人,是可靠的心腹。

  又林读完这信,倒是放下一桩心事。

  看来冬梅表姐日子过得不错。在李家的时候,她识字还没这么多,更不要说提笔写信了。而且那时候她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也实在谈不上亲近。可是过去了这么半年,冬梅能识得、书写不少字,而且还替姑姑写这样私密的家信,可见她的处境,还有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姑姑也有进步啊。以前捎信来,总是抱怨诉苦居多,现在居然会说一切都好——离乡远游的人,总是会对家乡的亲人报喜不报忧,恐年迈高堂忧虑伤身。这个道理,又林姑姑活到今日,终于明白了。

  虽然懂事的晚了些,可总比老天真到底要qiáng。

  冯姑父不是最信赖他大哥的吗?怎么会因琐事闹翻呢?

  姑姑信上没细说,想必传话的人一定详细说给李老太太和四奶奶听了。这其中无非是婆媳相忌,妯娌不合,斗心眼儿,使绊子,挑拨、欺瞒……活脱一出jīng彩的宅斗戏。

  姑姑终于学聪明了。懂得争斗了。

  以前那个任xing的直脾气的姑姑是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