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林很喜欢这一帮表姐表哥,彼此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李家族里姐妹也不少,又林排行第五。不过她和族里的那些姐妹亲近不起来,尤其是老五老六两个堂叔家的女孩儿,和爹娘一样的尖酸刻薄,见着别人有什么东西,张口就讨。讨不着的,甚至会给偷走。又林就曾经有一对虎头铃铛银镯,她挺喜欢。有一次摘了就放在chuáng头上没有收起,过后就找不着了。隔一天,那个镯子堂而皇之的戴在六叔家小女儿的手腕上。
不不,偷拿东西不算什么,小孩子都有糊涂的时候,可是大人不该胡涂啊。自家多了什么东西,当爹娘的就这么心里没数?分明有意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四奶奶还劝又林不要在意这件事,又林也并不是在乎一对镯子。
只不过,对那几家人,她是真喜欢不起来。
三表哥年前定了亲,这次没少被人打趣。不过他可稳重老成多了,人家调侃他,他也会从容应对,次数一多,大家觉得没意思,也就不拿他开玩笑了。他给又林找了两本书,顺口问起:“对了,我们书院今年来了两个京城的学子,好象是你们于江镇上的亲戚?”
又林翻着两本书,正爱不释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姓什么?”
“一个姓朱,一个姓杨。”
“对,说起来还跟我们族里七婶儿家沾亲呢。”又林郑重地朝他福礼:“多谢表哥,这么老远还替我把书带来。”
“你瞧你,跟我客气什么。”三表哥摸了摸她的头,忽然有些感慨:“到底那两个人都是京城来的,不比咱们这小地方。有一次说起时事,先生都夸赞杨重光见识独到呢。听说他以前并未进过学,可是论四书功底,书院里能盖过他的没几个人。”
听表哥的意思,书院里那些人大概不知道他是寄居石家,处境十分尴尬。
象他这个年纪没正经读过书,也算是少见了。至于石家为什么不给他读书……这个,旁人也无权去gān涉。
快活的日子过得极快,抓过周,吃过酒,大家都得各自回家。二舅舅和舅妈很是舍不得又林和德林,直要留四奶奶多住些日子。
四奶奶倒是想和娘家哥嫂姐妹们多亲近,可是眼看要秋收了,正是忙的时候。再说,家里有丈夫有婆婆要伺候,她不回去不成。
带着三个孩子出来,四奶奶心里着实也有些惶恐,生怕有个什么闪失,还是早回去早好。
眼见留不住客,又林舅舅舅妈准备了许多土产,让她们带回去,坐的还是来时的那船,大半地方都塞满了东西,船身被压得吃水很深。
第四十五章同行
二舅舅一家和姨妈他们殷殷送别,从家里送到码头,又送到船上。尤其是姨妈和舅妈,拉着四奶奶的手,有说不完的话。
这谈话间不免又提到了玉林的事,姨妈声音不大,但又林耳朵久经历练,特别的灵敏。姨妈说的和舅妈可不一样:“我的姐姐嗳,你可不能犯糊涂,让你们家老太太,还有德林他爹几句好话几碗迷汤一灌,就把那小丫头当亲生一样看待了。这不是一个娘胎出来的,她肯定不会跟你,不会跟又林他们姐弟是一条心呐。你的私房,那都是要留给我外甥和外甥女儿,还有你将来的孙子孙女儿的,德林要娶媳妇,又林出嫁要嫁妆,哪样省得了?可不能便宜了那小丫头。”
舅妈和姨妈的看法不同,但都是为了四奶奶好,到底听谁的,就看四奶奶自己的了。
舅妈则更关心的是四奶奶的身体:“你平时别太cao劳了,能放手的事儿就放开手,自己要多保养些。从上次见你到现在,看着一两ròu也没长,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
看着这天色,再不拔锚起航,又林她们就可以下船回舅舅家再睡一夜了。舅舅劝了几次,送行的人才恋恋不舍的下了船,船工这边正要收起跳板,三表哥忽然急慌慌的又折回来了,挥着手显然是有话要说。
又林肚里好笑,这是又要话别?别呀,哥哥姐姐们,这一别又不是天涯海角,至于如此离qíng依依么?又林虽然不至于归心似箭,可是车也坐了,船也上了,总在这里耗着不能开船。也不是回事儿啊。
好在三表哥只说了两句话:“姑姑,我有个同窗好友,有急事要赶回于江去。错过了船,能不能请你们搭载他们一程?”
四奶奶自然一口答应,虽然船上装了足有半船东西。可是要住个把人的空儿还是能腾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