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慕雯qiáng硬的态度让崇世华很无语。
宋慕雯按照经验给崇世华用夹板绑了腿,看崇世华说的疼痛的程度,应该是骨折了。
绑好了之后,又安排了一番,给宋村长说了崇世华受伤的事儿,宋村长派了自己的小孙儿给崇世华送饭,免得人家在小房子里饿死了。
宋慕雯把衣服拿进空间洗gān净了,晾gān了,才还给崇世华。
经此一事,崇世华才感觉到,两个小友是真的关心他,愿意帮他的。
这样子,双方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不少。
幸好现在是冬天,活儿不多,不然红卫兵又要说臭老九不gān活,在偷懒了。
上完这一年的学,宋慕雯和宋慕武就都毕业了,两个人要等待分配,上哪里工作。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和高中生,都是由组织安排,有的会申请下放,有的会被派到一些工厂或者政府部门之类的地方去工作,当然,下放还是占主要部分的。
这个年代,下乡做知青是很多热血青年的梦想,他们觉得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能够实现他们伟大的复兴梦想。其中,有些人是有机会不用被下放,却因为个人的选择,向组织申请了下放的,还有的按照规定是要下放的,但是人家会通过走关系等各种途径,争取留在城里,这就是不同的人的不同的选择。
对于像宋慕雯和宋慕武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是无所谓,如果是回到农村,那就是在家里种地种田去,如果被安排工作,那也不错,反正也是算工资算工分,发工资的时候除了发钱还发粮票。
第一年毕业的学生要等到过完年了才能够被分配,所以宋慕雯和宋慕武两个人在家里是赋闲了好一段时间的。
闲在家里的宋慕武就下地gān活去了,虽然他平时没什么时间gān,但是真的gān活起来,力气速度一点都不比宋大刚等人差,别人都说宋慕武是知识分子下田,又懂知识又懂实践。
宋慕雯是留在家里gān活,除了做饭洗衣服喂jī喂猪之类的事qíng外,还要照看一堆的弟弟妹妹,真的是一堆。
这个年代,还是让人放开肚皮生的年代,所以每个人的兄弟姐妹不少,当然,孩子夭折的qíng况也不少,但是宋家有十个劳动力在挣工分,再加上几个长大的男孩可以挣工分,所以日子也不是很艰难。再说了,宋老太手里还有当初和尚老板做生意的时候存下来的钱,在这个年代算是一大笔钱了,具体多少宋老太从来没有透露,因为家里四个儿媳,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说给娘家听。到时候来借钱就讨人厌了。
这个年代,几十块钱遭偷窃抢劫之类的事qíng是屡见不鲜的,更何况是几百块钱的巨资?
为了几个孙子以后娶媳妇的事qíng,宋老太是把那笔钱守得死死的。
话扯远了,其实就是说,宋家养了十几个孩子,却每个都是会蹦乱跳十分健康的。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摆两大桌,一桌大人吃饭,一桌小孩子吃饭,吵吵嚷嚷的,吃完饭就有一锅的碗要洗。
看孩子比看着家里的jī难多了,一会儿这个跑了一会儿那个哭了一会儿那两个扯皮打架了,真是不得消停。
但是宋慕雯对付孩子有一套办法,小孩子jīng力旺盛,对什么事qíng都觉得新鲜,宋慕雯就找事qíng给他们做,如果要出去疯,一句话,注意安全,记得回来,如果没有做到,二姐有的是办法让你好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你没糖吃,看着别个吃,偏生阿奶还听二姐的,说不给谁就不给谁,别人家都说大哥是最受爷爷奶奶喜欢的,这样看应该是二姐才是!
家里大一点的孩子懂事一些,宋慕雯给安排了活儿gān也能gān完,宋慕雯一般会安排两个gān,这样两个人有伴,还能够小小的竞争一下,孩子的竞争意识也是很qiáng烈的,表现最厉害的就是争宠上。
小一点的就赶到一边去玩,等时间到了,就弄点吃的,或者给点别的奖励,一群娃娃真是服服帖帖的,不服帖的让阿奶知道了,屁股就惨了。
宋慕雯觉得自己是幼稚园的园长,天天照顾这样一帮小屁孩。
不过经过这样一番相处,宋慕雯也发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xing格方面差异挺大的,兴趣也不尽相同,吃亏在这个年代的教育水平,如果好好教导,让宋慕雯放开手脚好好指导一番,一定能够将这些小屁孩培养成一个个小小的人才。
于是有了空闲,宋慕雯就给这群娃娃讲故事,当然,故事是jīng挑细选的,免得触犯了这个时代的规则,讲完了之后让娃娃们自己去体悟,有时候小娃娃们喜欢一个故事,会让讲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