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两位提着鸟笼、cao着本地土话的老人家,也是在讨论“宜居城市”的话题。
听他们话里对这个“宜居城市”的方案还是蛮赞同的呢。南都市的市民民智开化早。参政意识很qiáng,即使是这般年纪的老人家,也还很关心电视上的新闻。
老人家的讨论声音不小——不然也不会把柳蔚虹吸引过来了,很快地,周围也开始有人附和着讨论起这件事qíng来。自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质疑的意见,甚至觉得这个方案很奇怪的人也有。
柳蔚虹静静听着民众们的反馈,将他们最真实的意见记在心里。
不过茶楼里的谈话是一阵一阵的。这个话题也没有持续太久。人们又开始讨论起别的话题来。
“仙姐什么时候过来啊?”
“听说是九点开始。现在都八点五十多了,是不是不来了啊……”
“怎么能不来!哎呀,仙姐都好久没有出来唱戏了,我今天可是专程走了好远的路过来听她唱戏呢。”
“会来的啦。等着吧。没看今天人特别多?都是等仙姐的啊……”
柳蔚虹听到“仙姐”二字,心头微动。再听了几句。才确信这位仙姐就是她见过一次的那位粤剧名伶薛瑞仙。
怎么,今儿薛瑞仙要到这家茶楼来唱戏?
南都老茶楼里,“讲古”和“唱戏”是固有的演出项目。不过茶楼的档次不同,来演出的演员们层次也有参差。
这家茶楼规模很大,看起来也有一定的历史。在柳蔚虹他们所在的二楼大厅,有一座中型的戏台,不过方才一直是空置的。
这会儿,却有人到戏台上去打扫、安置,看来是有人要来演出了。
“啊,来了来了。”
柳蔚虹放眼望去,便看到一些拿着各种乐器的师傅坐到了台上。
“青锋,我们先听薛先生唱完再走好不好?”
原本想等服务员将打包好的奶huáng包和烧卖送过来,就结账走人的柳蔚虹,这会儿又不想走了。
虽然她并不懂得欣赏粤曲,但是自从见过薛瑞仙一次后,她对这位气质如兰的粤剧名伶深怀好感。既然难得遇上她来演出,自然是要捧一捧场的。
易青锋自然不会反驳她的意见。反正只要能陪着薇薇,对他来说去哪里都一样。
于是柳蔚虹又点了一壶新茶,从头坐下慢慢品着,等待薛瑞仙上场。
这时茶楼里的气氛已经相当热烈了。几乎人人都在翘首以盼薛瑞仙的出现,并且jiāo口讨论着薛瑞仙今儿会表演什么曲目。
“仙姐演的黛玉最是一绝!今天肯定是唱《黛玉葬花》了。”
“仙姐演杨贵妃才是最好看啊!我看是唱《贵妃醉酒》才对!”
“不不不,仙姐唱王昭君更好……”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许多人都能随口说上一两段薛瑞仙擅长的曲目,并且她扮演的许多角色都有各自的拥趸。
虽然明知薛瑞仙是名伶,但也要到了这个时候,柳蔚虹才感受到她在南都普通民众之中的知名度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高许多。
可是……
柳蔚虹想起薛瑞仙破落的院子,想起小仙还得自己修理门窗的凄苦……为什么一位如此受欢迎的名角,家境会贫寒到那般的境地?
尽管前些年国家不太平,或许她没法出来挣太多钱,可是这几年大环境好得多了呀。既然她有这么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似乎能挣到不少演出费才是。
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隐qíng不成?
“想不到今天居然有幸听到仙姐出山……上一次听她唱曲,都有五年了吧?”
“不止,有六年了。”另一个市民感叹道:“仙姐出来太少了,我们真是想她啊。想当年……”他又qíng不自禁地说起薛瑞仙当年演出的盛况来,引起周围群众的声声应和。
果然像自己猜测的一样,薛瑞仙很少出来演出了。
上回柳蔚虹去采访薛瑞仙,却碰上了那么一档子尴尬事,说好的采访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之后柳蔚虹忙着别的事qíng,暂时先把老城区的采访放到了一边,也没有再到薛家去。
近来她才刚想重新开始写老城区的采访,不想今天倒是赶巧,在茶楼里能见到薛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