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府第_作者:韶词(156)

  “这颜色显老气,看着yīn沉。”二太太对着丫头手里的墨绿色小孩儿肚兜嫌弃道。

  “这玉佩的穗子上怎么挂了珠子?小孩子万一吞到肚子里去怎么办?”二太太从盘子里挑出一块玉佩,扔回梳妆台上。

  耿妈妈站在一旁忍了半天,劝她道,“太太,这些您都检查了好几遍了,小少爷们身边都有嬷嬷看着护着,不会让小主子误食了的。”哎呦,折腾了这么多天,忠心如耿妈妈都快吃不消了,太太啊,您没看出来那小丫头都快哭出来了么?

  谢氏最后扫了一遍,确定没一点差错了才坐下来,接过耿妈妈递来的茶盏,喝了一大口,说道,“琼儿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我得让她开开心心舒舒服服的,一点糟心的事儿都不能有。”

  今个儿是宜琼信上写的明确归家日期,怪不得谢氏一大早就着急上火,肝火旺。

  耿妈妈识相的闭了嘴,得,和谁说道理也别和思女心切的老娘说。

  接着二太太重新打点妥当了衣服发髻,带着两个媳妇和一堆婆子丫鬟浩浩dàngdàng去给老太太请安。孟老太太今天也起了个大早,虽站不起身,却也换了一身新衣服,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整个人看起来倒也jīng神,靠着丫鬟坐了起来。

  一见谢氏领着两个孙媳妇进了屋子,老太太露出了笑容,向谢氏招招手,“纯娘啊,到我这儿来坐,今个儿大姐儿回宁,咱母女俩可要好好和她絮叨絮叨。”

  谢氏和婆婆一同叙话,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晌午了。

  老太太有些着急,“琼儿怎么还没到呢,该不是她还在生我老婆子的气,不来了吧?”说着说着,老太太眼睛都要湿了,人上了年纪,心xing就回去了,老太太对这个自己拉扯着长大的孙女是真心疼到骨子里去了,眼巴巴看着谢氏求安慰。

  “琼儿怎么会生您的气呢,许是路上有些耽搁,一会儿就到了,您放心。”谢氏嘴上安慰着老太太,心里头其实也挺着急。

  “启禀老太太,二太太,大姑奶奶的马车到正门外了。”一个小丫鬟快步走进屋子,话里头满是喜气。

  “呀,快,快扶我起来。”老太太一听就激动了,撑着谢氏的手就要下chuáng,屋里好一通手忙脚乱。

  孟府正门口,阔别七年的大姑奶奶宜琼扶着丫鬟的手下了马车,又亲自抱下了两个小儿子,看着那熟悉的朱门,匾额上那再熟悉不过的“孟府”两字,眼里不禁泛起cháo意。

  门口两排家丁丫鬟躬身齐喊,“恭迎大姑奶奶回府。”

  65凤还巢

  大姑奶奶回京省亲就像一阵chūn风chuī过孟府,非但把老太太chuījīng神了,二太太chuī亢奋了,连带着几个仍待字闺中的丫头都躁动了,一大早就打扮妥当侯在正院儿门口蹲点。

  六姑娘穿了身镂金百蝶穿花茜红色洋缎袄子,下边是条飞鸟描花一色白裙,看上去伶俐又喜气,宜珈心qíng愉快那很好理解,这是她亲姐姐,有小包子玩,有软妹子抱,摩拳擦掌我往前冲!

  七姑娘着一套嫩huáng色折枝堆花衣裙,发髻上cha了几支别致新颖的白玉簪子,水头色泽看上去都是极好的,宜珞水灵灵的站在一旁,不时抬起手扯扯裙子,拉拉衣角,头一次打扮这么鲜亮夺目,她有些别扭,更多的是不安。宜珞侧目瞧瞧瞄了宜珈一眼,见六姐并未留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心里略略松弛下来,粉拳捏的紧紧的,手里都快冒汗了。

  要说她的心qíng还真挺复杂,论理,宜琼也是她姐姐没错,可惜到底隔了层肚皮不够亲厚;论qíng,她拢共就没和大姐姐说过几句话,在这家里七姑娘的位置基本就是个布景板,低调到不说话压根就没人能想起她来。跟着站到门口做门神一是为了显示孟家姐妹感qíng深厚,再者便是佟姨娘的坚持,姨娘千叮万嘱,让她多和大姐姐亲近亲近,不求人家真心欢喜,能留下个不错的印象那也是好的。这满屋子的女人,只有大姑奶奶能影响老太太和谢氏的决定。

  六姐十四,她也十四,一样的韶华年岁,未来却天差地别。四姐姐的下场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时时刻刻胆战心惊,深怕一不小心便惹恼了嫡姐触怒了主母,不明不白远嫁他乡。世人都赞主母宽厚仁慈,庶子科举入仕,庶女觅得良婿,可笑君不见三哥十年寒窗,至今不过一个八品小官终日留守翰林院清查典籍,而四哥却踌躇满志,以正六品大理寺詹事之职随本科主考官同下江南监考,圣上栽培之意跃然纸上。自古嫡庶有别,再优秀也难以抹去出生时便打上的烙印。至于四姐,嫡子正妻不错,可夫婿身有残疾却无人问津,这又算哪门子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