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现在才是二月,天刚回暖,但是园中流水淙淙。青松翠柳,给百花未盛开的园林,平添了几许绿意。
顾家这一家三口,都十分满意。
顾婉更是心道。这宅子统共连装修都没花到八千两,实在是太过于便宜,换了别人买。不到一万两,估计连想都不用想。显然是出售的主家,为着讨好她,特意打了不小的折扣。
对此,顾婉也只能苦笑,现在大哥还未出仕,这些人就上赶着巴结。看来,以后再想像在涯州一样,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可能xing不大了。
顾婉还好,她对自己将来要面临的生活。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有点儿担心自家大哥。
顾安然才来大庸没多长日子,就有不少达官贵人礼贤下士,做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幸亏他自己脑子清楚,才没被这突如其来的风光迷了眼。
顾安然的人生历程,顾南这个当师傅的,已经有了规划——
先要把他提溜到王府作文书,好生栽培。王府这个出身也比较好,离开之后,在别处也会让人高看三分,等到顾安然历练出来,再放去到大理寺和刑部混一混,露露脸。借机和上层打好关系,然后找机会搁到地方上磨练几年,等到资历够了,回到京城入主中枢。
顾安然是顾南看中的徒弟,他自然会为他考虑,各种利弊,不知在脑子里盘算过多久,顾安然心里也有数,这阵子乖乖地去王府被cao练,并不搀和旁的事务。
…………
新朝初立,大赦天下,文德元年,整个大庸城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至少表面上,那些怀念前朝的旧臣,并没在此时闹事儿。
当然,这是改朝换代,就是再求平稳,还是得有些风波动dàng,一朝皇帝还一朝臣呢,这破旧迎新,新的朝廷建立,肯定要提拔任用新的人,分封功臣,打击那些在前朝势力根深蒂固的朝臣世家,短短月余时光,在人们还没怎么察觉的时候,就有无数的家族衰败下去,又有许许多多战队成功的家族大幅度发展,很快在朝廷里立足。
等到二月,朝野上下,已经渐渐达成平衡,沐家的的确确得人心,又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准备,不比那些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皇帝,手底下人才众多,光是自己的培养的亲信,虽然不能撑起整个朝廷的架子,还是得借用前朝的官员,但掌控朝廷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也不可能一直风平làng静,哪怕沐家在得人心,也免不了有跳梁小丑,找不痛快,沐家面上宽宏,但该狠下心的时候也绝不心慈手软。
自从进入大庸,还不等朝政彻底平稳,太子沐延旭就花费了大力气开始整顿朝廷,前朝官员,凡是能任事者,原职留任,尸位素餐者,无论有什么背景靠山,一律解职归家,前朝权贵,没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不损分毫,但是,一旦查出,犯下十恶不赦大罪过的,一概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其雷厉风行,真是把大部分人吓了一跳。
各世家大族,也让他闹得,一直是外松内紧,表面歌舞昇平,实际上家家户户都很紧张。
连沐延昭都让大哥给指挥得团团转,忙得好长时间抽不出工夫去探望一下他的未婚妻,顾安然身在王府,虽然没有人给他什么重要的事qíng做,但还是忙的也好几日没机会回家。
太子殿下才开始处理朝政,就表现出qiáng硬的一面,这让顾南颇为担心,好几次对沐延旭说,让他谨慎行事,这年头当皇帝也不容易,何况是太子,要是真赶尽杀绝,刚平稳下来的朝廷,说不定又起风波,到时候,沐家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去平定局面!
幸好沐延旭不是个笨人,他的动作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即使是利益受损者,也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沐延旭一直没有踩到众人的底线,也没想去踩,他也不过是趁着现在正乱,剪除毒瘤,刚开国是最好的时机,一旦过去这个时机,大家都开始求稳,再想清除前朝留下的隐患,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果然,除了一开始杀jī儆猴,折腾了几家确实罪大恶极的人家,之后,太子殿下的手段就日趋圆滑温和,朝野上下,也渐渐恢复平静。
等到三月,朝政步入正轨,被册封为涯王的沐延昭,也清闲下来。
这家伙每日都不乐意呆在他那座被太子哥哥jīng挑细选,挑的地段最好,离皇宫最近,也最阔朗的豪华王府,而是一天到晚往顾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