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纪事_作者:打字机N号(215)

  阮袁恕眯起眼,想起秀秀和他说的那些话,只要他能找到那批阮家宝藏,她的二叔就会提拔他进市委,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砰砰砰——”

  跟前台的小姑娘问来了房间的位置,三人来到门口敲着门,可是屋里就只有一个已经昏睡过去的江大海,根本就不会有人来给他们开门。

  “怎么没动静,该不是出去了吧。”阮袁申不确定地说道。

  “真是的,两个乡巴佬不好好在屋里待着,往外跑做什么。”庄帆不满地咒骂了几声,“现在怎么办啊,总不能一直在门口等着吧,已经耽搁了半天的功夫了,少了不少工钱呢。”

  阮袁申夫妇和老三阮袁宽夫妇现在都是双职工,可以说,倒了阮援疆一人,成就了其他所有的小辈,现在这些人的日子过得可比那些普通人舒服多了。

  “下午让老三他们再来一趟,我就不信他们不回来了。”

  阮袁申踹了一下门,对着身后的媳妇和弟弟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三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可显然,他们并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信心满满的几人显然没有考虑过被伤透心的阮援疆会不会答应他们这一系列过分的要求,在他们看来,哪有老子不原谅儿子的,只要他们认个错,赔个礼,老头子就应该感恩戴德的把他们迎回去。

  此时的江一留一点都不知道他走后发生的事,他现在正穿着宽大厚实的破布大衣,脚上蹬着一双塞了几块增高鞋垫的布鞋,脸上涂了厚厚一层最深色粉底液,将脸用围巾裹得严严实实,守在海城最大的纺织厂的门口,观察着进进出出的工人。

  “大姐,要jīng粮吗?”

  江一留看到一个穿着整洁的列宁装,手上戴着手表,正准备推着自行车进去的中年妇女,乘着附近没人,上前在人耳边小声问道。

  这话一出口,顿时觉得有些违和,这话怎么这么向后世沿街兜售小huáng片的猥琐大汉呢。

  第89章 海城行(七)

  jīng粮!

  那个被拦下来的女工人眼底闪过一丝惊喜, 看着身旁十二岁(大雾)左右的农村孩子, 想着是附近郊区的农民让孩子进城卖粮, 来降低那些巡逻队的戒心, 也没怀疑,压低声音对着江一留说道:“这说话不方便,你跟我去弄堂里说。”

  看着架势, 显然是经常做这种jiāo易的。

  也是,看她的穿着打扮,家里的条件一定差不到哪里去,现在城里每个人的粮食配比都有指标, 即便是双职工的家庭, 加上各种补贴, jīng粮的数量也还是有限的,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温饱有余,可是想要餐餐都吃jīng粮, 那就有些困难了。

  对于这种人, 他们会想一些办法从黑市换粮, 附近郊区农村的农民舍不得吃那些jīng细的粮食,往往会拿自家分到的细粮在黑市里兑换成粮票、工业券, 布票之类对他们而言更重要, 却分不到的东西。

  别看同样是换粮食的粮票,老乡把十斤jīng粮换来的粮票,足够他们兑换成三四十斤粗粮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饱肚才是最要紧的,可没法像城里人一样学会享受。

  “jīng白面!”女子惊呼了一声,看着江一留从肥大的衣服里掏出来的一小袋面粉,现在市场上能换到的也就一些发huáng发黑的标准粉,连富qiáng粉都是极为少见的,更别说这些专供领导的特二、特一级的高级面粉了。

  女工人摸了摸这些白的发光,又研磨的极细的面粉,眼中闪过一丝狂热,这么好的面粉要是做成饺子包子,味道该有多棒啊,而且现在正值正月,多买一些拿回娘家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

  她也没问怎么普通的农民能搞到这么好的白面,吃到肚子里才是真的。

  “怎么卖?”

  女子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向江一留问道。

  “我不要粮票,我只要钱,你要是有工业券和侨汇券也行。”江一留眼尖地看到对方手上的手表是大名鼎鼎的làng琴牌,这个牌子的手表只有在华侨商店用侨汇券才买的着,说明对方一定有什么渠道能搞到这种稀罕的东西。

  “不要粮票!”

  女子愣了一下,随即就是狂喜,刚刚她还担心对方提出兑换的数目让自己无法接受,可一听对方愿意收钱不收粮票,顿时就不慌了。

  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