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272)

  何玉柱说的仔细,芳仪也听得仔细,见里头确实没太大的妨碍,才点了点头,这事正式揭过,再也不提了。

  然后,芳仪才跟何玉柱说要他办的事。也就是让他把皇后娘娘向万岁爷进言请封的话散出去,然后大家辛苦一下,各处盯紧了。那些卖消息的小苏拉、杂役及各处的当差的,适当的多给厚一些。何玉柱连声应着,芳仪也知道这人擅长这个,也就不多说了。

  处理完这些,芳仪觉着身上都松快了,虽然还有胤禛的事qíng还没跟康熙说,但这也是急不来的,得先等着确认了佟佳氏的过错,然后康熙发话了才行,可不能乱了次序。不然,说不准就传成了皇后娘娘要夺人儿子了。

  芳仪没想到,才刚把要分封的事qíng透了出去,这宫里头的人,就有了动作。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是那天下晌,郭络罗氏抱着才满月的儿子去给太皇太后请安了。芳仪听了这个就觉得有点儿意思。这还是大冬天呢,小孩子才满月,如果不是有什么想头,怎么会就这样抱到外头去?虽然,太皇太后那里暖和着呢,可这来回一路上就不怕吃了冷风?

  这郭络罗氏抱着小孩子给太皇太后是个什么意思?芳仪现在也算是没事就盘算盘算,防止老年痴呆症。辛辛苦苦生了个儿子,肯定是要疼到骨子里的,怎么舍得这么小就抱出来?要把孩子抱给太皇太后看看?这是一定的了,不然抱个什么劲儿。那看了然后呢?难道是想让太皇太后养着?

  芳仪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这个猜想靠谱。想那个郭络罗氏原本指望着康熙的疼爱的,哪想到康熙连孩子满月都没去看过。这宫里头,养大个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多少人的眼睛盯着呢,更何况是没有皇阿玛照应的?而郭络罗氏又被自己收拾得暂时缺蓝缺红的,现在还是要让儿子快快抱着个大腿,找个好靠山才好。这宫里头,还有谁比太皇太后的大腿更粗?内廷里头,还有哪座山比她更大的?

  而且,郭络罗氏的儿子要真是让太皇太后看中了,这可不光是这孩子找了个大靠山,这郭络罗氏也算是水涨船高了,这样,在分封大战中,也算是多了几分胜算,更何况,没准还指望太皇太后娘娘能由子及母呢。

  郭络罗氏倒是很高调的行着这事,一点儿也没有躲躲藏藏的,约摸是想到,她这一招儿,没人能模仿的。而且,这样明摆着行事,不管成与不成,都好让那些对她儿子存了心思的人暂时的收敛——谁敢当着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动手?真真是好算机只是郭络罗氏要保着自己的儿子也好,也争位子也好,芳仪都可以眼开眼闭的,但就不能让这孩子养在太皇太后身边。

  正文192演出开始了

  在芳仪认识里,太皇太后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除了皇女,谁的孩子都不能养在孝庄跟前,而自己的孩子却是自己舍不得的。这样的认识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是少生麻烦的法子。

  芳仪在屋子里轻轻的转折圈儿,思索着对策。若仅仅是郭络罗氏还好办,这里可还牵着太皇太后呢。老人一般都是喜欢孩子的,而太皇太后到这年岁上,就更甚了,隔代亲隔代亲,这可是第四代上了,没见每次孩子们给太皇太后请安时,她都笑得格外开心吗?要是老人喜欢上了那个小孩子,开了口,倒也真是个麻烦了。所以,这事儿得快。

  到了这个年岁…请安…对啊,就是这个道理,也太简单了。只是,在这个宫里,任何问题都复杂化了,有时候越是简单的事qíng,就越容易被忽视。太皇太后上了年岁了,现在已经是颐养天年的,有小辈们到跟前,乐上一乐,陪着说说话,倒是不错的,可是要养个小孩子,是不是不太合适?就算是有着奶嬷宫人跟着,总是要费神的吧?更何况那还是个才出生的孩子?回头跟康熙说道说道,让他得多为老人家caocao心才好呢。

  看看,多简单康熙可是真孝顺的,有他cao心了,自己就不用管了。郭络罗氏,这儿子啊,还真不能让你托付出去。不过,芳仪隐约记着,原来的五阿哥,还真不是养在郭络罗氏,而太皇太后还是苏麻喇姑的,到真是养过一位阿哥的,难不成就是这个孩子?算了,以前自己本来就听得有一耳朵没一耳朵的,这会儿管它的,现在咱就拦着。

  乌雅氏的后事很体面,万岁爷用了印,给抬了个嫔位,取了皇后娘娘建议的“德”字,所以,德嫔在永和宫偏殿停灵五七后,按规矩发送。这从头到尾的,内务府都办得规规矩矩的,谁也不想在新年一开头就招了天子的不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