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_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409)

  卫氏小心翼翼的踏进屋内,给上座的纳喇氏行礼,幸好现在身份有些不同,不用跪着嗑头,不然,自己还真是不习惯呢。嘴上恭敬的请着安,身子福了下去,心里做好思想准备,就摆着这样的姿势等着,全当自己练功夫呢。那些书上不是说,这上位的,就是喜欢这样晾着人打磨吗?

  可是没想到,这卫氏的话音刚落,纳喇氏忙就叫起了。这还不算,还让人来搀扶自己,说是自己才出了月子,身子还虚着呢,忙又给自己看座儿。这一下,倒弄得卫氏受宠若惊的,难道真的是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这纳喇氏本就是个厚道人?也是,史上也就是说四大妃,但都说那德妃厉害,以一个小宫女爬上了高位还生了六个孩子,那宜妃也是深受圣眷的,荣妃好像没听说怎么样的,而惠妃则是儿子闹腾得厉害呀。不过,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小心为上,惠妃如果好相与,自己也是轻松些。

  纳喇氏给卫氏看了座,又关心的问了问身子如何了,奴才服侍可周到的话,倒让卫氏穷于应付没口子谢恩。纳喇氏听着这卫氏的谢恩,心里腹诽着那奴才样子,好整以暇,就等着卫氏jiāo待来意呢。

  其实,正如纳喇氏不是卫氏看到的那么宽厚,而卫氏骨子里也不是现在表现的那么卑微。她的来处,虽然也有官、商、富豪、世家等,但平民大众,还是讲究个人人平等的,天生能有奴才根骨的还是不太多的。若真有奴才的卑微,也不会一心想着往上爬了。只是一来这卫氏还是谨慎,不想表现得太过突出,二来身边来来回回的又都是宫女太监居多,没地方让她学那些为妃的举止气度。

  卫氏见纳喇氏不再开口说话了,殿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心里还是有点儿打鼓的。要说,自来到这翊坤宫,自己没事就装傻,有事就更装傻,总是躲在屋子里。虽然知道史上那个卫氏会成了良妃,可现在保不准被自己蝴蝶掉些什么,保着自己和儿子的小命,才有出头之日。可,史上也没写卫氏到底做了些什么,就是那个良妃,据说也是胤禩那孩子为额娘挣来的,自己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就等着。既有想法,那就要谋划才好呢。戴佳氏那步棋,看来是有成效的,所以,自己更要一步步慢慢来。

  所以,现在卫氏对着纳喇氏,慢慢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心里只盼望自己猜测的没错,虽然没有直接跟纳喇氏谋过什么事qíng,也不知道纳喇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但是能讨好孝庄的事qíng,纳喇氏应该不会拒绝吧?

  纳喇氏听了卫氏的话,笑着说:“绣部经书?你倒是个好想头。这份对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孝心,她一定是喜欢的。你既想着了,那就做去吧。赶明儿等绣好了,我一定会替你呈上去了,也让太皇太后娘娘知道你的一片孝心。”

  看着纳喇氏如此好说话,卫氏有点儿吃不准,难道,纳喇氏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自己可是给她送礼的,把这个出头的机会让给她的呀。

  卫氏想出了那个绣经的法子,觉得因该能讨孝庄的喜欢。可是真要做起来,还是困难重重的。先不说,这个绣布绣线最好都是用好的,而后绣成了,卫氏打算弄成后世那种挂毯绣画的样子,实在不行,弄成唐卡的样子也成,可这些个材料,自己现在肯定是倒腾不齐的。而且,最要命的事,照理这卫氏是不识字的,更不会写字,那这个底稿怎么打?

  思来想去的,卫氏不想放弃这个主意,就把眼光落在了纳喇氏那边。自己难弄的东西,纳喇氏可是不费chuī灰之力的。自己把这个主意让给她,也算是讨好了她。这纳喇氏现在自己也应该巴结的,没准,还能让自己接近胤禩呢。

  正文264

  卫氏见纳喇氏那样,只是说会替自己呈上去,一点儿也不接自己的口,就知道这事儿自己算是想错了。难道,这纳喇氏真的是那么好?不贪底下人的功,不昧底下人的劳,还甘愿做梯子为别人搭桥,甘愿做蜡烛照亮了别人?

  可是卫氏来到了这屋里,前头又开口说那些,就由不得自己再退了。先不说别的,自己开口说可以绣经书,若是没有弄出来,日后在人面前,不管是谁提上问上那么一句半句的,自己别说是讨好孝庄了,那可是把孝庄给得罪了。噢,说是孝敬太皇太后娘娘,可以绣经书,可是又没能成,那不是把太皇太后娘娘挂在嘴上戏弄吗?

  到了这个地步,卫氏也没有法子了。只能向着纳喇氏表忠心,说是这个法子,是为娘娘想的,那些材料什么的,这卫氏现在也不用提了,只说是听人说,娘娘一手好字,给太皇太后娘娘尽心,抄个经书啊什么的一定能让太皇太后娘娘更是喜欢的。自己也就是想替娘娘尽份心思,把娘娘的孝心给绣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