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鲜妻_作者:桂仁(264)

  男人杀猪是有力气,但是做事不仔细。一头猪杀了之后,好多东西都làng费了,排骨剔得没那么漂亮,腩ròu分得也没那么仔细。张大姑娘虽然也是个粗人,但她多多少少也算是个女人吧,怎么着做事也比那些男人细心。

  想当年,为什么她的收费最贵,可是那么多乡亲还是喜欢找她杀猪?这就是技术套用句俗话,就是她能多杀出两斤ròu来,那谁家不爱?

  而南康国的京城远比北安国富庶,张蜻蜓已经仔细观察过了,杀猪只有早上这一拨,过了午时就没什么人了。因为杀猪辛苦,屠夫得起得早,当然收摊也要早得多。

  真的是没人想再买猪ròu么?肯定还是有起得晚,有临时有事要加菜的。可是到了晚上,就没有更多可供挑选的了,大部分人只能去餐馆买熟食。

  张大姑娘从前就有个志愿,要开一个全扎兰堡最大的猪ròu铺子,从早到晚给大家提供最新鲜最好的猪ròu。她现在有了钱,又在这么一个挥金如土的地方,就更想实现自己的宏愿了。

  一口气说了半天,张蜻蜓停下来时,才发现董少泉好像一句意见也没有发表过,不由有些紧张,“呃……我呐个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我还没跟人说,只是让她们帮我找了些合适的铺面,现在就想带你去看看的。”

  董少泉沉吟了一会儿,掏出随身的炭笔和本子记录了些什么,然后收了起来正色道:“你带我去看看地方再说。”

  张蜻蜓看他做事这么专业,更加忐忑地带着他去了自己相中的地方。

  这是在外城紧邻着东城门的一处集市,是商户们自发聚集的一处露天空地,张蜻蜓来看过好几回了。因为紧邻着护城河,有一排排的杨柳长得很是茂密,夏天能遮阳,冬天能挡雨,所以大伙儿都愿意聚集在这儿做买卖。

  张蜻蜓相中的是离这儿不远处的一所大院子,那儿原先是个粮商的仓库,专门储存粮食。后来因为这儿卖菜的人实在太多,白天还好,晚上落下一地的菜叶ròu屑,招来许多老鼠,啃完这儿就去祸害他那儿了。

  那粮商老板不可能把这么多的百姓驱逐出去,便只好自己把仓库挪了地方。但房子空了毕竟可惜,就想把这里租出去。但因为邻着菜场,实在气味难闻,白天嘈杂,晚上还招老鼠,谁家都不愿意要,故此一直就空闲了下来。

  张蜻蜓已经让陆真去打听过,若是要租下来,每年也不过只要七八两的银子就行,这儿可有十来间的大房子,还有一个很宽敞的大院子,做个卖猪ròu的地方,足够用了。

  董少泉看过地方,首先就问她,“你怎么防鼠?”

  张蜻蜓想了这么几个办法,首先是多养几只猫,其次就是猪ròu相对于粮食来说,还是相对来说容易集中。她每天尽量多卖一些出去,实在卖不出去的就煮熟做成那种大杂烩,可以卖给穷人,再不行就拖回家里去。

  董少泉又问:“卖一只猪的利息是多少?摊到租金,还有你这些工钱上,得卖多少只猪才能赚回本钱?”

  这个张蜻蜓是认真算过的,买一只猪是按整只的重量算的,大概一斤要卖到十到十二文钱左右。以一头一百斤的猪为例,就是一两银子。而市面上一斤猪ròu的价钱大概在二十文左右,那卖一头猪就可以赚一两银子,当然,这还要刨去房租和工钱。张蜻蜓不会像董少泉算得那么jīng细,但她有她的道理。

  “若是咱们卖上七八头猪,一年的房租就回来。剩下十几二十个帮手,按一月一两银子的分例,大概也就是二十几两,这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每天卖出一头猪,基本上就回了本,剩下的,就是尽赚的。可照我看,这市集上虽有十几家卖猪ròu的,但一早上就可以卖不止一头猪了。”

  董少泉点了点头,“照你这么算,做这门生意也不是不行,只是本小利薄,你有没有想过,若是那么好做的话,他们怎么不做大呢?”

  这个张蜻蜓太清楚了,“gān屠夫是杀生的活,除非祖传,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做的。就是愿意做,也多是师傅带徒弟,所以始终做不大。从来咱们只见人开饭馆开粮铺的,哪有人大张旗鼓地来卖猪ròu?可我就不服这个理儿,凭什么不能把猪ròu卖得跟粮食一样,弄得有模有样的?”

  董少泉听得微笑,“那照你的估算,整个京城每日需要的猪ròu量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