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的小七神色一变,看了眼诸葛端云,诸葛端云却略微摇了摇头,小七这才收了势。只是两人jiāo换眼神的时间,诸葛锦旭已经闪过那几根银针,神色也已恢复常态,边躲边笑道:“姑娘,这话该在下说吧?偷了在下便宜的可是姑娘,在下还未喊着要你负责,你怎先恼起来了?”
“你!无耻之徒!”那道姑听了脸上更烧,发了几回银针,皆未she中诸葛锦旭,气恼之下不由改用拳脚,这便打了过去。
宁阳看着这屋中的闹剧,只觉得今天这上元节过得实在闹腾,而且她尚在状况之外,全然不了解到底怎么演变到这份儿上了。这时,诸葛端云却已经走到她旁边,略微站到了她前面,虽未全然挡着她的视线,却已将她护在自己的范围内。
屋里两人一个打一个躲,那道姑容貌本是清秀,尤其那一双眸子更如秋水一般,只是人冷淡了些。这会子气恼之下,脸颊cháo红,看着倒有几分美人之姿。只是她追打了几个来回后发现连诸葛锦旭的袖袍都碰不到,不由更加气恼,停住问道:“说!你究竟是何人?怎知我的身世来历?”
诸葛锦旭见她住了手,仍是气定神闲地一笑,双臂环胸就势往窗前一倚,气死人不偿命地答道:“不是说过了么?这屋里眼力好的并非姑娘一人,我的眼力比你更好。”
那道姑见他不愿直说,不由深吸几口气,脸上cháo红未散,虽穿着灰白的道袍,却掩不住她胸前的起伏。诸葛锦旭笑看着她,眸却难得地略微垂了垂。唇边依旧有方才撞上的刺痛,像是荆棘丛中而生的香甜,烈火般的滋味,实在叫人难忘。
那道姑却不知诸葛锦旭的心思,只安静了一会儿,似是心中波动平复不少,这才又恢复了刚进屋时的冷淡,只说道:“如今我已入佛门,此生无所yù求,只愿常伴青灯古佛,了此一生罢了。若这位施主是想将我在此处之事报与齐府,我亦无话可说,一切但凭施主。”说罢,便叫了禅儿离开了。
待她的身影被屋中的房门遮挡住,诸葛锦旭这才一笑,低声说道:“这便又冷了脸?唉!好生无趣。”方才那般容易便动了怒,还说什么修行,无所yù求?倘若真的如此,为何要带发修行?
这时,诸葛绫问道:“皇兄知道这道姑的底细?”
诸葛锦旭听了笑道:“妹子莫非以为你哥哥我当了皇帝,以前的本事便退步了不成?”而后看向诸葛端云,说道,“皇叔想来也看出此女子为何人了吧?”
诸葛端云垂眸淡道:“该是孟老将军之女,她方才的招式与孟家拳法极像。”
诸葛绫听了大惊,问道:“孟老将军之女?当真?!”
只有宁阳听得云里雾里,她却沉得住气不去开口询问,看这事态,即便她不问,想来他们也会说的。
果然,诸葛锦旭笑道:“应该是她。”诸葛绫忙问道:“当初与孟老将军约定入帝都,可我等还未入城,便听到孟家九族遭诛的惨事。那时的皇帝恨皇兄与皇叔入骨,她乃孟老将军的独女,不可能由她活着的。”诸葛锦旭却是笑道:“妹子有所不知,正是因着孟家乃是儒将,那孟老将军一生征战沙场,军功赫赫,却是无子。只到了晚年偶得一女,视若千金,怎能轻易叫她死了?听说是府上奶娘的女儿替了她的身,叫她逃了出来。此乃市井传言,虚实难辨。入帝都登基之后,我本暗中叫人找寻,却至今未果。不想今日竟误打误撞碰上,本是胡猜,见她当真脸色大变,这才感叹实乃奇遇。”
诸葛绫听了略有沉思,说道:“若当真如此,这些年来她为何不找皇兄为孟家平反?或者找处远地隐姓埋名?这么多年了,她竟还在帝都!而且她方才说齐家?与齐家何gān?”
“这齐家与孟家的关系可就是千丝万缕了。听闻当初可是世代jiāo好,齐家二少爷与孟小姐还曾指腹为婚。当年案发之时,齐家为撇去关系,打死不承认这门婚事,甚至为求家族安稳,还帮着做了几封假的通敌手信,献与当时的相国冯启广,以为将功赎罪之用。呵呵,你猜如若叫他们知道这孟家小姐如今还活在世上,则后事当如何?”
诸葛锦旭说得轻快,似不像在说人家家中的惨烈之事。宁阳却听出其中的险意来,若是叫齐家知道了,想必会除之而后快吧。
此时,诸葛绫又问道:“今日出宫,不想竟遇上这么多事。想那孟老将军因念着皇兄才是先皇嫡子的份上,答应做我们入帝都的内应,竟不想全家遭此变故……如今冯家已除,又叫我们遇上了这孟家小姐,皇兄可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