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同是穿公主_作者:无妍(413)

  李母微微皱眉,面色沉重,李氏却趁机说道:“母亲不必为女儿担心。王妃宽和心善,又素来怜下,因而不曾怪罪女儿。只是巧儿毕竟是女儿的丫头,管教无方酿成此事,女儿心中亦觉得对不住王爷。因而自请罚俸思过、每日抄写佛经,祈望渡去那丫头的口舌业障,保佑王爷早日凯旋。”

  李母说道:“你能这般想,那自是最好。平日里当好生服侍着王妃,她如今怀了身子,更是不能动怒,若伤了胎气,可是大事。”说话间,拿过纸笔,书道:王爷有事或是无事,你都已是王府之人,便是王爷有事,王府亦会留着,皇上素来敬重王爷,追封赏赐定然不少,届时家中定会为你争个侧妃之位,往后于王府中度日也好过些。

  李氏拿来一看,顿时红了眼,她说道:“母亲教诲得是,女儿谨记。”却于纸上写道:侧妃之位固然与家中有助,然女儿此生一无夫君宠爱,二无子女承孝,母亲忍心看女儿就此而终?

  李母看了沉默半晌,抬眼见女儿也是一番好年华,只是比进王府前消瘦了许多。她在这王府里吃穿皆好,只是不得夫君宠爱,虽此番婚姻与家中有助,然而真能看着她就此一生?怎么说也是自个儿亲生的闺女,她能狠下心叫她为妾,却终是狠不下心看她如此凄凉。李母帮女儿理了理发间的鬓角,叹了口气,说道:“唉!巧儿那丫头也是不知轻重,当初是瞧着她机敏懂事才把她给你的,竟不想惹出这事来,虽是她自作自受,也怪为娘的看走了眼,若给你挑个好的,也不会有如今这事了。”

  李氏听了落下泪来,说道:“怎能责怪母亲?巧儿那丫头既是跟了女儿,女儿便有管教不严之过,她如今落到这般境地也有女儿的错。”

  李母见女儿珠泪莹莹,眉目间却有几分刚qiáng倔qiáng,颇有她年轻时的样子,心里这便更加不是滋味。她拿出帕子给女儿擦了擦泪,眼底却略过晦色,走到桌前,写道:母亲有一计,若成,你这辈子虽为侧妃,却与王妃无异,你可愿狠心一试?

  李氏闻言忙拿了帕子抹了几下眼泪,用眼神询问母亲。李母望了眼窗外,坐下细书,却只写了三个字。

  李氏眼睛直直盯着那三个字,墨迹未gān,笔画间却气势凌厉——杀王妃!

  李氏不可思议地望着母亲,本能地猛然摇头。母亲这是在教她做何事?王妃不是府上的丫头,乱棍打死主家也不必吃官司的!王妃贵为大周公主,她若做下这等事qíng,可还能有活路?万一被抓了,可是祸延三族之事啊!母亲不是向来为李家着想么?怎会教她行此之事?

  李母看出女儿心思,用眼神安慰她冷静下来,继而书道:王妃如今不过及笄之年,身怀六甲,又为初胎,临盆之时定然辛苦。女子这般时候身子最是虚弱,动些手脚很容易便会丢了xing命。王妃若亡,孩儿无人抚养,母亲便去宫中为你争个侧妃的位子,这孩子由你带大,虽非亲生,你却是他养母,他日后定然要孝敬于你。若是个小王爷,你此生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便是个小郡主,以皇上对王爷的敬重,将来定会有门好亲事!

  李氏细细看过,心里扑通扑通地跳,脸上发白,忙在纸上写道:若被人识破,岂非连累家中?

  李母写道:此事jiāo与母亲细细思量,母亲是过来人,这些事qíng若真心想做,定然能神不知鬼不觉!一来叫你后半生有所依靠,二来你若当了这王府的家,家中自是光耀,可比你如今这番境地好太多了。

  李氏仍是心里害怕,写道:可外头虽传言王爷遇刺失踪,终究不敢断言王爷真就出了事。若王爷无事呢?若在王妃临盆前就班师回朝又当如何?便是在王妃临盆后凯旋而归,若回了王府发现王妃身故呢?

  李氏摇了摇头,面色苍白。她还是知道王爷的脾气的,他如此宠着王妃,若是回府来见得王妃不在……她想象不出这府里的一gān人等会是何种后果。

  李母看了女儿的担忧,写道:若王爷回来得早,那你便不需冒险行此之事,王爷答应咱们李家要给你的位份自然也不能再拖。若王爷晚些回来,那你便可行事。母亲并非鲁莽之人,断不会叫你留下把柄,折了自己也连累了李家。母亲自会想个万无一失的法子,王爷回府来,便是发现王妃亡故,他没有把柄自然不能把气撒到你身上,无论如何,咱们李家也是有脸面的人家。到时你在他身边多陪着,他又见你对他的孩儿诸般疼爱,时日久了,便是块铁石也能被你化了!你的地位便自此在王府中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