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永宁_作者:苏展眉(241)

  这会儿薛仁贵见劝说不动永宁,也不愿再纠缠永宁北上的问题,毕竟他跟席君买的命都是永宁救的,这一路上也多亏了永宁,他们才平安无事地走到了青州,对永宁的本事也是多有了解,又加上早就知道了永宁有个名扬天下的天师师傅,他跟席君买忧心,也不过是怕她一个女孩子家路上有个什么万一而已。

  “妹子,这一路上的传闻,都说陛下已经命营州都督张俭北上辽河,你让我们来莱州参军,这会不会……”薛仁贵很是担心,在莱州从军万一赶不上东征的编制,那不是白白错过了这样一个立功的好机会吗?

  永宁将手里已经渐凉的茶水倒掉,又换了杯热茶,继续捂在手里,这才说道:“这个时节,正是辽河涨水之际,张都督熟兵知事,必不会qiáng行渡河的……待陛下明知了原委,一定会从莱州这个地方渡海直趋平壤……”

  “你怎么知道辽河这个时节会涨水?你去过?”席君买一直都觉得永宁让人看不透,明明年纪不大,可是懂得却多,而且也颇有能耐手段。

  永宁抿唇一笑,却没有回答席君买的问题,左右不过这几天就能有确切的消息传出来,她实在没必要在这里费口舌。她能知道这些,却是因为曾经参考过一篇谁唐太宗东征得失的论文,从李世民将东征这件事提上日程之后,她便将那篇论文已经反复看了好多遍,也一直在考虑,她到底要不要介入这场战争。最后帮她下决定的是一个消息——房遗爱被调到了左卫率,成了李勣的直属部将。

  永宁心里明白,这个时候突然调动房遗爱,便是说李世民已经有了用他的打算,而李勣更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将之一,他被封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也就是眼前的事了。房遗爱既然极有可能上战场,永宁便不能再平静的做一个旁观者,她特意将薛仁贵与席君买送来参军,也是希望结个善缘,这样的猛将放到了战场上,相信是绝对可以减少伤亡的。己方的伤亡少一些,那么对敌时的把握便会多一些……

  说到底,永宁是在担心房遗爱。她既担心房遗爱初上战场会有伤亡,也担心他锋芒太露,于日后不利……总之,就是一个字:烦

  她抬头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忧心地说道:“两位兄长,咱们还是快些赶路吧,再晚怕是这雪便要下来了……”天暗云低,这雪要是下来,绝对小不了,她又想起当年离开长安时的那场大雪,心里着实有些想家了。

  薛仁贵与席君买看了看天,也不再哆嗦,各自将手里的热茶一饮而尽,吆喝了王氏将食物打包,也不再耽搁,便直接上马直奔青州而去。

  第三卷芳华苒苒第一二六章洛阳

  第一二六章洛阳

  等着永宁他们三人赶到青州城的时候,呼啸的北风中已经卷起了点点雪花,等他们找到一家老字号的客栈落脚的时候,地上已经浅浅的白了一层。

  路上在茶寮的时候,他们三人并没有吃什么东西,这会已经进了城,才算是有了踏实的感觉,将打包过来的食物jiāo给店小二热了热,又重新叫了三碗热汤面,等三人吃饱喝足了,才觉得身上暖和了起来,说起话来底气也足了。

  虽然天色因为下雪的关系已经暗了下来,可是到底还早,客栈大堂里的人也不算多,他们三人便一人捧了杯热茶,再度闲聊了起来。席君买与薛仁贵不仅是同乡,还是同门,当年如果不是薛仁贵的父亲、母亲先后过世,他要守孝的缘故,他早便和席君买郎舅俩结伴去边城投军了。

  这两位坐在一块,说来说去都是些行军打仗的事,永宁多数都听不大明白,不过偶尔遇到她能听明白的地方,她的“高见”也经常会让这两位历史上的名将眼前一亮。以至于在这两位心中,袁天罡天师的形象无限的高大了起来,只不过这两位一感慨“有其师必有其徒”,永宁就直翻白眼。几年不见,永宁都快连袁天罡长什么样都给忘了。

  这薛仁贵正与席君买讨论辽东局势的时候,突然叹了口气,说道:“这几年因着储位之争,朝局多有动dàng,听说这次陛下有意亲征,也不知是真是假,说起来,如果陛下真的有意亲征,怕是这新任储君的人选,便也该定下来了……”

  永宁因为薛仁贵的话,不由得恍了恍神。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年,可是李承乾的太子位至今未废,但是李世民的东宫禁足令也一直未撤,东宫署官也早被遣散,便是那些为太子抱不平的死忠太子党,也都被李世民收拾的差不多了……魏王李泰三年前因为一些小事,被李世民痛斥了一番,然后被远远的撵到岭南被看管了起来,看管他的人虽名声不显,却都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李泰被压制的完全动弹不得,魏王一党凡是有所动作的人,也都被李世民不动声色的收拾gān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