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南的锦绣不同,越往西北,才越觉得天高地阔,连风刮起来也是凛冽,纯粹的。这样的景致,叫人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我们来到一个叫景凉的小镇,地处陇西。镇子不大,却是通往关外的要道。
我们的马车走在街道上,我透过车窗静静看外面的嘈杂。如意忽然问道“主子,这里好奇怪,看上去繁华热闹,可为何人人脸上却少见喜色?”
此时我目光正从卖菜的小贩转向车边走过的一队士兵身上。“这里靠近北国,这两年我们和北国虽然表面上和平了,可仍不时有小的战争。百姓自然受苦。”
如意听了看向路人的眼神蕴含了怜悯,我有些好笑,原来在宫中也不见她如此悲天悯人,现在出宫,倒是时常见她的另一面!
马车停在一家客栈前,如意扶我下车,向掌柜要了两间上房。
刚进到房间,如意便说“主子,您真的要在这里过夜吗?奴婢总觉得这里龙蛇混杂,不宜多留。”
我轻笑,皇宫那种地方都能生存下来,这里的市面能叫什么。我接过她手里的包袱,一件一件取出行李摆好,笑着对她说“我们现在是在外头,你大可以放松你的警觉。我如今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妇人,不会引谁注意,而且易行、易风就住在旁边,有什么事他们自会照应的。出都出来了,就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不要再多想了。”
如意知道我大体不会再改主意,死了心,只是抢过我手里的衣物,自己收拾起来。我倚着窗边看外面热闹陌生的街市,心中只闪过过尽千帆的平静。
这镇上似乎有什么十分重要的人重病,到处都张贴着当地府衙高额求药的文榜。如意好奇的问了qíng况,不解的问我,
“主子,他们找高丽参何需这样麻烦?找家大点的药行不就好了。”如意真是从小在宫里长大的,比起我这个主子,好像更加不食人间烟火。
“这百年的好参你以为说有就有么。皇宫里娘娘公主们拿它当一般补药进食也闲平常,殊不知在外面,这却是千金难求的良药,可以活人于危急!”
如意有些了解的点头,忽的有些兴奋的看向我“主子,那您说我们救是不救呢?”我敲了下她的脑袋,后面的易风笑了出来。如意转头给了他一眼,又看向我。
我摇头,笑看他们。如意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xing子随我也冷了许多,对爱qíng不像一般女子的渴望。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看她成婚嫁人。想到这,我看了一眼易风,这个青年侍卫对如意的心意,如意那丫头慢半拍,我可看的一清二楚。
走的累了,找了家饭馆坐下来,店小二热qíng的凑上来,“几位客官是外地来的吧?要不要尝尝本地的特色?”
“噢?你们有什么特色菜说来听听。”我点头,饶有兴趣的问。出门在外,要熟悉一个地方,一般都先从它的饮食文化开始。
小二见我有兴趣,连忙要替我倒上茶。不料杯子却被如意中途劫去,用绢子仔细的擦起来。小二见这阵仗有些紧张起来,估计可能以为我有什么大来历。我尽量平和的对他一笑,不着痕迹的拿过如意正擦拭的杯子,示意他替我倒茶。
店小二愣了回神,很快恢复过来。“几位是京里来的吧?一般也只有那来的人才有这许多讲究了。”
说着他又笑嘻嘻的,把一本jīng美的册子递到我手里。我疑惑的打开,竟是一本菜谱。上面什么特色、热门的菜都标的一清二楚。这倒是新鲜。在宫里面这样的菜谱却也是有的,专门编出来方便主子们预先点制每日想吃的菜色。可是在民间,大多饭馆都是由店里的伙计向客人口述菜种,偶尔几家出名些的,也只是把菜单写在大堂墙壁上。这一家倒真是别出心裁。
我指着其中一道菜问“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这是挑选当季的花瓣和鲜果,配合着蜂蜜做成的汤,口感清甜而不腻,可是我们小店的特色哟。”店小二神气的介绍,眉飞色舞,倒真勾起我几分心痒。
“那就它吧,再随便来几道你们的特色菜。”
小二应声出去,如意接过菜谱看了看,不服气的嘲我。“主子出宫了倒是不挑食,这些哪有什么特色,就光刚刚主子点的那道汤,宫里的御膳房就做过,比那细致用心多了,选料也都比它高档。主子那时不是皱着眉头说不好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