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祯压下心中的不快,冷静地道:“杨家嫡长房三代单传,旁支的叔伯亲族却枝叶蘩茂,入仕的人不少,杨修年这个宗子当得不甚稳当,若非他被点中探花,杨家族长早想让自己的嫡孙当宗子。”
意思是杨家的宗妇若是身分不够尊贵,可压不住杨氏族人,逢年过节、祭祖什么的,七姑、八婶、九姨婆一人刺一句,就够人胸闷气短,两眼发黑。
不过,若是夫婿心疼人,愿意在长辈面前说几句好话维护妻子,旁支族人也不会那么没眼色地去刁难。
凤娘前世以侯府嫡女的身分出嫁,杨氏族人没吱声,大家客客气气的,反而是婆婆、祖母和小姑很难槁。若是丈夫心疼也就罢了,偏偏……
她不愿再回想,轻轻扭转一下坐姿,海棠红的褙子一衬,映着她明媚的俏脸,恍若海棠花开。
金永祯心里再次叹息,妹妹眉目如画,明艳大气,又是嫡女,这才是世家所要的宗妇啊,杨修年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凤娘掩住眼底的冰寒,轻柔笑道:“二姊生得秀美清雅,仙子似的,又与杨探花qíng投意合,有杨探花护着她,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金永祯直言道:“可是,妹妹,我担心你啊。”
凤娘笑了,“哥哥,人生如梦,福也享得,罪也受得。”
“你是我妹妹,娘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要我一辈子爱护你,我不能眼睁睁看你嫁得不如意,妹妹受罪,我这心会淌血。”
“哥,你想多了,祖母疼我,爸也宠我,怎么样也不会让我嫁一个蠢才。”对成亲这事,凤娘早已看淡,没放在心上。
“凤儿甘心低嫁?”
“其实低嫁比高嫁好过日子。”瞧瞧继母一个商家女高攀侯府,在祖母和大伯母面前多么小心翼翼啊,这些内宅门道男人可不懂。
金永祯一脸不服气。
“哥哥,你们男子可以走出家门,天高地阔,我们女子一辈子就困在大宅院里,没遇上难缠蛮横的婆婆和妯娌、小姑,日子就好过一半了。”
“你不怕闺中密友也嘲笑你嫁得不如庶女?”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倒也是,况且嘲笑你的人自然不是朋友。”
凤娘莞尔一笑,如chūn花般明媚。
金永祯也笑了,“妹妹是个心宽的。”
凤娘笑着颔首,宽慰兄长一片拳拳之心,其实她不过是不在意罢了,曾经心如死水地活着,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第四章金梅娘的婚事(1)
更新时间:2017-08-0817:00:03字数:6130
日子悠悠地过,对闺阁女子而言没什么变化。
待金梅娘解了禁足,已到五月中旬,金翠娘要出阁了。
金翠娘前两年便许给广宁伯府的嫡次子沈珞,一百二十抬的嫁妆塞得满满当当,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金梅娘看得满心嫉妒,侯府嫁庶女的规矩是六十八抬嫁妆,但是她不同,她要嫁入京城杨家当宗妇,她的嫁妆不该比嫡女差太多。
她的婚事有点赶,日子定在十一月初九,她不知道大长公主不耐烦多留她一些时日,还以为是杨家急着娶她回去开枝散叶,镇日chūn风满面,瞧见凤娘都忍不住抬高下巴,想着有了好姻缘,终于不用再巴结嫡女。
前不久金书良的任命下来,他被调任为山东按察使,带着高氏和幼子走马上任,金梅娘的出嫁事宜自有大长公主和陈氏cao办,他完全放心。
金梅娘没有生母的陪嫁给她添妆,侯府公中出一份,金书良又添一份,都jiāo由大长公主安排买田产或店铺。高氏作为继母,大方地添了两套赤金镶宝石和珍珠的头面,和二千两银票压箱。
金永祯今年要参加秋闱,留在府里苦读。
八月初一清晨,大长公主的车驾从武信侯府出来,待卫、随从开道护驾,浩浩dàngdàng地往普济寺进香,为金永祯祈福。
翠盖珠玉八宝香车里,凤娘用白玉雕八吉祥纹小盅盛了参汤给大长公主,“祖母,您老人家为了二哥秋闱顺利亲自往普济寺上香,二哥和孙女心里万分感动。”
“傻孩子,儿孙肯上进,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大长公主喝口参汤,亲昵地道:“你也喝一碗,食盒里还有糕点和果脯。”
凤娘乖乖应了,她喜欢吃福橘饼、桃杏脯、蜜樱桃之类的小食,松子、核挑也爱吃,祖母都会命人备着,底下人瞧在眼里,无人敢欺她没娘亲照应而怠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