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心头宠_作者:上熏【上下部完结】(16)

2017-08-09 上熏

  长公主最后一段话,颇令人玩味。

  凤娘前世与金梅娘jiāo好时,常听金梅娘诉苦,因此忠毅伯府的糟心事她耳熟能详。

  她并不忧心,因为她的出身不是金梅娘能比的。祖母在提点她,柳震是二房的唯一血脉,虽是庶出,家族能给予的助力有限,但只要她能安心与他过小日子,在伯府中自然地位超然。

  她问道:“祖母,这柳三太太是否惦记着伯府的世袭爵位啊?”

  “别瞎说,忠毅伯可不是老糊涂。”太长公主低斥一声,却笑得十分微妙。

  得了,这种事自然是能想、能做,不能说。

  凤娘展颜一笑,“孙女明白,忠毅伯老当益壮,伯府一片太平景象。”就睁眼说瞎话吧,小反正老人家爱听。

  长公主亲自递了一块点心给她,以示嘉许。

  凤娘细细品尝,开心地眯起眼。

  八珍糕香软不腻,是祖母的小厨房才做得出来的宫廷点心。前世出嫁时,祖母给了她一本手抄食谱和一本药经作为压箱宝物。那本药经记载了许多后宫和大宅门里的yīn私药物,如何善用、如何避免自己中招,称得上宅宝典。

  可笑的是前世的她太单纯正直,不屑任何yīn私手段,一直收着,直到被杨修年厌弃,住到僻静的小院落,才在无聊时拿出来打发时间,可那时却已用不上了。

  那东西祖母给嫡孙女都准备了,庶女则没给。

  这一世她若是嫁进更复杂的忠毅伯府,祖母又会给她压箱宝吧?

  “祖母,这八珍糕甜而不腻,好吃极了,回去再给我一匣子。”

  长公主直笑,“随你随你。”

  两人一路上又聊了些闲话,像是府里的大小主子都在普济寺供着长明灯,侯府每年都额外捐五百两给寺里拓印经书,广结佛缘等等。

  凤娘前世抄佛经度日,心里却明白,求神不如求己。

  佛经使人心xing宁静,如此而已。

  沿着平缓的大道进了山门,山门上是皇帝亲自书写的“普济寺”三个鎏金大字。长公主的车驾才驶进山门停住,后头马车上的丫鬟、婆子连忙上前服侍。

  凤娘扶着大长公主下车,只见飞檐重棱,有七楼七阁十八殿,生严肃穆,不愧是座香火鼎盛的大寺。

  正殿是大佛殿,住持亲自出来接待,陪着大长公主和凤娘上香,通经祈福,直至午时才由小沙弥接引至偏殿的禅室休息,享用普济寺有名的素斋。

  一品豆腐卷和脆皮豆腐是每位贵客都称赞的,还有金菇银笋、五柳菇包、香脆花芋、什锦素炒、合和chūn卷、松茸玉板羹和七珍汤,

  最后还有一碟杏仁方糕。

  挑剔如大长公主,也多用了半碗饭。

  饭后喝茶消食,大长公主毕竟上了年纪,要午睡片刻,便让凤娘在寺里走走。

  “要多带伺候的人,别让人冲撞了。”

  “是的,祖母。”

  闺阁女子出门一趟不容易,不是上香就是去别人家作客,还要有长辈带着。现在有机会自己晃晃,凤娘当然不会错过。

  嬷嬷和冬月、巧月陪着凤娘,两名护卫在后面跟着,看了天王殿和齐云塔,路过放生池正好看到几名少妇牵着幼童放生锦鲤和乌guī,有点纳闷

  “桂嬷嬷,你说那些人放生的鱼啊,乌guī啊,是从哪儿来的?”

  “自是有人捕捉来的。”桂嬷嬷笑了笑。

  “这不是瞎折腾吗?”凤娘不以为然,慢悠悠地道:“这些鱼跟乌guī原本在水里活得好好的,为了其处人想谋得善心的美名,被人抓捕卖钱再放生回去,不但多此一举,也瞎折腾那些倒楣的鱼儿与乌guī。”

  桂嬷嬷几人无语凝噎,谁会想到这个?大家都这么gān,想着放生能添福寿。

  凤娘也只是说说而已,人皆随众,多嘴规劝只会徒惹人白眼。

  她顺着迎风飘来的馥郁香气走过去,只见几株桂花树开得灿烂,满庭芬芳。

  “真香,不晓得寺里做不做桂花酿、桂花糕?”

  冬月掩嘴笑道:“三小姐今日兴致好,想到一出是一出,出家人岂能贪嘴。”

  凤娘莞尔,“出家人不也是凡人,素斋闻名京师呢,含嘴又怎么了?这么好的桂花落了满地才叫bào殄天物,收拾好做成吃的,才是我佛慈悲,供养众生。”

  两名丫鬟闷笑不已,唯嬷嬷劝道:“三小姐不可拿佛祖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