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桃花_作者:安意如(31)

2017-06-04 安意如

  纵你有豪宅美眷,出入车舆,仆从如云,万人恭奉景仰,奈何命悬刀剑之下,身在火炉之中炙烤。事事提心吊胆,时时jīng于算计。这样的生活,有人趋之若鹜,耗尽一生光yīn万死不辞,实在非他所愿。

  清醒和亲近,让他了解肃宗的处境,也让他更果断地处理这段投契的君臣关系。端坐龙庭的皇帝尚且要受制于人,何况为人臣下。

  官场从来都不是太平之地,受人挤对倾轧是常事,为了自保都必须出手伤人。做忠良,难行事;做佞臣,违本心。贪图一时的荣宠,自以为建下不世之功业,可以名留青史,到头仍是一场空,徒惹无尽悲凉。

  他志不在此,更愿意及时抽身。带着对他的尊重和好感,回归自在天地,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安放之所。以清淡的理xing来维系这段来之不易的好感,免却了日后血腥峥嵘。

  隔着千山万水,红尘里的烟柳画桥,遥看朝堂上的他,日日殚jīng竭虑。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惨淡光景,却要勉力维持太平景象,于虎视眈眈的权臣掣肘之下愁眉不展地支撑着帝王尊严。

  看着那庙堂的方向,天空的乌云一点点遮蔽过来,心里的热望一点点冷下去。盛世不再,竹笠蓑衣也挡不住这秋江冷雨的侵蚀。

  高蟾有首诗,我觉得恰好说着了张志和的心思:

  野水千年钓,闲花一夕空,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

  正文 11-2 沧làng有钓叟,吾与尔同归(1)

  11-2 沧làng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逍遥与风流

  他是一个习惯隐身的男人,兴尽而返扁舟垂纶,于波涛万顷中寻觅本心。山河动dàng,最是这样的时节,渔樵唱晚皆有远意。渔人的枯燥劳碌被他净化成了诗意。

  他更愿意以知jiāo的身份远离,为他祝福。就让清风缕缕,流云淡淡为他捎去惦念。

  三江五湖之外,有这么一个人,昔日为臣下,今朝为故人。无论身在何处,仍怜他为天下第一苦命人。只是原谅他不能追随,为他鞠躬尽瘁,以身命相陪。世上有诸葛孔明这一类劳心劳力的入世知己,也必有张志和这样不耽于红尘的世外高人。

  张志和入仕和归隐都在肃宗代宗两朝,应该是中唐最早的诗人之一。就像这《渔歌子》所歌咏的生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风也不大,雨也不腻,脱去了冠冕朝服,穿上清香轻便的蓑衣。

  可以知道,他的理想是寄qíng山水归于自然。兴之所至便乘船访友,寻得三五知己谈诗论道,酒酣时chuī笛击鼓,乘兴挥毫作画。

  史载张志和喜欢在音乐、歌舞、宴饮的环境中作画,他的画与乐舞同一节奏。作画不假思索须臾可得。笔墨挥洒间,或山或水,宛在眼前。其神俊不可描摹。在画界,他的画作被定义为逸品,逸品高于神品,就像书法里的法帖是最高级别一样。

  皎然有诗描写张志和作画时的狂态:“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石文乱点急管催,云态徐挥慢歌发。乐纵酒酣狂更好,攒峰若雨纵横扫。尺波澶漫意无涯,片岭崚嶒势将倒。”又赞曰:“玄真跌宕,笔狂神王。楚奏鍧铿,吴声浏亮。舒缣雪似,颁彩霞状。点不误挥,毫无虚放。蔼蔼武城,披图可望。”

  想来,张志和作画如公孙大娘剑舞般酣畅。逍遥是jīng神的自然流露,不可模仿,不可复制,不可多得。观者所受的感染震撼不止于画作完成后的意韵,观看他作画时同样是难得的艺术享受。

  皎然不是俗人,能得他如此倾心赞颂,可知张志和的确风骨高雅非比寻常。才高如此,他仍是不恋尘俗,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是一个习惯隐身的男人,兴尽而返扁舟垂纶,于波涛万顷中寻觅本心。

  正文 11-2 沧làng有钓叟,吾与尔同归(2)

  山河动dàng,最是这样的时节,渔樵唱晚皆有远意。渔人的枯燥劳碌被他净化成了诗意。有道是: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他的生活悠然自得,像鱼一样自在穿梭,畅快的愉悦感像水流一样清澈。

  当时与他相好的人有书法家颜真卿,茶圣陆羽,诗僧皎然等,都是当时声名遐迩品行高洁的名士。他们自成一个圈子,时常雅集,做一些真正文人做的事qíng。《渔歌子》正是他参加颜真卿的宴会时在宴席上与众客的唱和之作。张志和第一个起头。那场欢宴众人兴致勃勃,与会五人各做五首《渔歌》,张志和还为诗配画,二十五首足以集结成诗集,最后真正流传下来的,只有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