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红妆_作者:水夜子(169)

  头顶的天空被油伞遮挡,令得眼前也一片幽暗,君卿夜下意识地抬头,亦清楚地看到了油伞之上所画的两朵沙莲,不自觉地伸手抚触。终于,他深拧的眉头悄然舒展,原本yīn冷的声线亦透出几分轻松之意,“不必了,朕回马车上坐坐便好。”

  一路追寻,甚至不敢眨上一眼,就怕错过了遇见的机会。此时,她人已离去,他亦不必再坚持骑马而行,更何况她如此用心地留下了这把伞,从今往后,唯有此物会代替她陪自己一路风雨兼程。

  七月,骄阳似火,天热得发了狂,连那看门的大huáng狗都已被酷热打倒,趴在门槛上吐着舌头。灼烫的大地上,虫鼠都不见一只,但此时此刻,高家庄的王老二却仍在指使着一gān伙计汗流浃背地挖着坑。

  高家的老太爷眼瞅着快不行了,天太热,万一去了,家里也放不得,只能顶着炎炎烈日修墓了。

  要说这高老太爷八十有二了,那墓地其实早已修好,可前阵子,不知高老爷从何得知,说此风水宝地,要是做了祖坟便能保世代荣华。这不,立马买了下来,jiāo给王老二监督着开始动工。

  实在太热,不多时,便有一个中年男人中暑晕倒,那些还在继续的人们也开始愤愤不平,一个个吵嚷起来,“王管家,这天也太热了,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吧。再这么下去,还不知道要倒下几个,我们要是都倒下了,你这墓不也是修不好?”

  若是平时,王老二也不想为难这些人,谁赚点银子都不容易,这么大热的天,他光站着就不行了,何况还是在挖坑。可他能等,这高老太爷恐怕是等不得了。赔着笑,他只能摇头道:“哥几个再辛苦一点,完事了我老王请大家吃顿好的,大家帮帮忙,帮帮忙。”

  那些人见说他不通,心中有气,好几个xing子bào的,直接就坐到了坑里休息起来。

  王老二一见这qíng景,急得不行,只得耐着xing子劝。不多时,终于有人被他劝服,闷着头又挖了起来。

  然而,那人一锹下去,大伙都听到当的一声脆响,提起铁锹来,竟发现锋利的锹刃生生缺失了一角。大伙一见,骇然不已,一个个站了起来,三下两下就挖开了那发声之处。

  “呀!是块石碑!”

  “看看、看看。”

  “哟!还有字呢。”

  “哎呀,别废话了,挖出来再说。”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偷懒,不多时,那石碑已完全呈现于人前。众人仔细看去,好家伙,竟是比平日所见的石碑足足大了三四倍。

  这些修墓工本都是些粗野蛮夫,哪里识得字,便想到了还站在上头的王老二,“王老二,你快下来看看啊,这上面写着些什么啊?”

  那王老二循声而来,跳下了坑,只看了一眼,心头便骤跳起来,忙吩咐其中一个老实墓工道:“快,去请我家老爷过来,这地儿啊,挖不得,挖不得了。”

  高老爷很快被请了过来,仔细研究起了石碑。石碑看上去有些年代了,是以,碑上的字迹大多已模糊,但有几个字却是异常抢眼,拼连在一起便是:人心汇,天命归,王为帝,夜主易。细看那碑体,四周祥云浮瑞,暗隐龙腾万里。看到这里,高老爷也被吓得不轻,马上遣散了众人,再不敢动那“龙”坑一铲。

  一传十,十传百,高家庄挖出龙碑一事,像长了翅膀一般越传越远。不多时,便又有几处传来一些怪诞奇事,先是梅山的龙墙泣血,又有江淮的鱼腹取令。最为夸张的是,在君卿欢驻军所在的夙陵,竟有人传说看见了麒麟下凡。各地异象频生,老百姓说法不一,事qíng被传得越来越邪乎,但唯有一点却在无形之中自发地被统一了,那就是大周国要迎来它新的主人这一说法。

  君卿夜端坐于上,手里好几本奏折写的都是这些天生异相之事,这些手段其实并不算太过高明,均是仿照先人所为。但所谓人言可畏,谁也堵不了老百姓的嘴,如若任其发展下去而不思对策,恐怕会导致民心动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民心尽失,那他的皇位,便是想坐也坐不稳了。

  沉着脸,君卿夜淡漠而问:“各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皇上,这些手段显然是那君卿欢所为,其用心天人昭昭。”风赢首当其冲,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语毕,朝中已是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