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下堂妻_作者:秋李子(42)

  刘如蕴皱着眉正要回转屋子,背后匆匆走来个丫鬟,见到刘如蕴忙行礼道:“三姑娘原来在这里,大奶奶遣我请三姑娘回去说话。”说着起身上来搀住刘如蕴,刘如蕴慢慢走回,一路问些闲话,这丫鬟是大奶奶的心腹,知道三姑娘的分量,自然知无不言,刘如蕴听的这门亲事是大奶奶亲自定下,并不似自己想的受了蒙蔽,心里更加奇怪,眉头皱的更紧。

  “哟,难道是今日的酒席不对?还是戏上不对,再是嫌下人们伺候的不周,怎么小姑这眉头皱的这么的紧?”随着说话声,刘大奶奶已经上前挽住刘如蕴,嘴里就在取笑。

  刘如蕴淡淡一笑,握紧她的手:“大嫂怎么这么说呢?我历来不是这样挑理的人。”边说话,两人已经坐定,丫鬟送上茶了,刘大奶奶把茶端给刘如蕴,自己手里拿了杯相陪,听了刘如蕴的这话,眉毛一挑:“难道小姑是遇到什么样的人,着了气?告诉做嫂子的,我寻了出来,一顿板子给小姑出气。”

  刘大奶奶说话本就快速,这一连串的话说出来,倒让刘如蕴笑了出来:“大嫂治家,人人称赞的,怎能有这样不懂眼色的下人,只是方才我在花园里时,遇到几个人,听了几句话有几句不明白的,想问问大嫂。”

  刘如蕴这几句说的却极正经,刘大奶奶少见她这样,忙收了嬉笑,挥手命下人们都出去,这才笑着对刘如蕴道:“小姑要说什么,就快些说。”

  刘如蕴思量一会,才开口道:“论说木已成舟,这事我也不好问,只是方才在荷花塘边遇到了邱奶奶,见她行动举止,不似个。”这背后说人是非,刘如蕴又停了停,笑道:“观保的婚事,总是大哥大嫂做主,我做姑姑的不过白问一句。”

  听到刘如蕴问的是这事,刘大奶奶叹了一声:“小姑,你对观保关切,自然对他的媳妇儿关心也是真的,今日我就告诉你一句,若论了邱家的身世,观保就算娶一百个,也轮不到她的女儿,只是这中间另有个缘故。”

  身世

  刘如蕴听到刘大奶奶此时不称邱奶奶为亲家母,明白里面的缘故想来很深,忙坐好来听。刘大奶奶又叹气:“小姑,你却也知道,媳妇儿不是邱奶奶所生。”这话却是方才在荷花塘边刘如蕴就听说了,微微点头。

  只是这邱奶奶看来年纪不小,也不像续弦,听她话里的意思,也不似庶出,这究竟是?就听刘大奶奶继续说。这邱奶奶确是续弦,不过也不是初嫁,娘家姓楚。原是死去的邱奶奶的远房堂姐,死了丈夫,娘家又败落,无处可依靠,原来的邱奶奶楚氏当时怀孕了,jīng神头短了,娘家人一撺掇,就把这个姐姐接了过来,一来帮帮自己,二来也算收留。

  这姐姐果然能gān,不仅替妹妹管家井井有条,照顾人也是极好的,一个寡妇,说起来又是至亲,和妹夫也就常见面的,三不知时,姐姐竟和妹夫摸上了,楚氏当时刚生下女儿,全心都扑在女儿身上,对这些事也没原先在意,家里的下人们受了邱奶奶的好处,也就闭口不言,全家铁桶样的,就瞒住楚氏一人。

  这偷的久了,渐渐的邱奶奶rǔ涨腹高,喜酸懒动,都不用去请医生,就知道她怀上了身子,见瞒不住了,邱老爷索xing吵闹着要把这个姐姐正了名分,却不是做个妾室,而是和楚氏不分大小,一概对待。

  楚氏几时听过这样不知廉耻的话?气的不成,邱奶奶仗了自己肚皮,也常在楚氏面前转来转去,说自己肚里的定是儿子,妹妹你生的是个女儿,老爷总会去寻旁的人,不如自己姐妹共事一夫,也好让他不往外面去。

  楚氏哭哭啼啼,一乘轿子就回了娘家,谁知娘家也怪她糊涂,事到如今,只有先让邱奶奶入了门,日后再说,楚氏回了邱家,见下人们又是那副嘴脸,心里越发心急,这人一急,就短了智,一条绳吊上房梁,就寻了短见。

  她这一死,就成全了那两个,邱奶奶和邱老爷两个跪在楚氏爹娘面前,口口声声说愿认楚氏父母为母,照旧奉养的,邱老爷又捧出一盘金银,见了那金的银的,楚氏的爹娘眼都被这些金银晃花了,自然点头不已。

  楚氏死后不到一个月,邱家就大张旗鼓,张灯结彩,又办了喜事。外面人虽不知道内qíng,却见这续娶的和原配竟是姐妹,虽说民间常是大姨夫做小姨夫的事qíng,这就倒了过来,小姨夫做了大姨夫,传出去,人人都笑话,却也是邱家家事,谁知邱奶奶过门不过六个月就生下个儿子,这让南京城内人人笑的嘴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