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顿住脚步,回头看着女儿傲慢的样子,略皱了眉头,嗔怪道,“你懂什么?她不去,岂不是要便宜了盛瑾?难道你想要二表哥娶了盛瑾不成?”
花若瑾瞠目结舌的望着海氏,“娘?如瑾才多大?二哥哥可都要满十六岁了”
海氏往回走了几步,到若瑾跟前猛然收了脚步。“你外祖母巴不得想要让你姨母和舅父家结亲,我断是不会让她们得逞的。”
“若说年纪相当的亲事,岂不该是大哥娶舅舅家的二姐姐?娘,您糊涂了?”花若瑾似是听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不可思议的望着海氏。
海氏撇嘴,道,“薇姐儿可不配做我们花家的媳妇儿。你姨母也断不会娶了她进门给自己找麻烦。若说两家想结亲,无非是盯着沛哥儿。他虽是庶子,可却是个有出息的。小小年纪就中了举,日后岂不是要比你那不成器的大表哥出息?”
“那也轮不上如瑾。”若瑾不以为意的撇撇嘴,“年纪上还不是姨母家的几个姐姐更合适?我说,娘,你就不要去搅合这件事了。祖母疼如瑾疼的紧,怎可让你随便将她配给舅舅家的一个庶子。”
海氏冷哼一声,“我管她肯不肯?我总要尽了人力,才能听天命。”
若瑾知母亲若是起了执念,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只得叹了一口气。上前挽着她的手臂,道,“那我陪娘走一遭便是了。”
海氏点头,对于女儿的懂事很是欣慰。母女二人携手网花如瑾的屋子里走去。
花如瑾正愁眉苦脸的感叹命运不济,忽而听见外面有人传说太太来了。
还未等她从软榻上跳下来,挂在门上的水蓝色虾须帘子已被人打了起来,还是母女挽着手臂走了进来。
“我瞧瞧,这是怎么了?”海氏一步上前,伸手在如今额头上一探。“倒也没见发烧,如何要推脱了不去给外租拜寿?”
海氏直白的话,让花如瑾脸上一红,忙低了头,道,“只是偶感不适,恐是染了风寒。如儿这般病恹恹的,恐给太太添乱。”
海氏挑挑眉,“能添什么乱?横竖有我照顾着,你若不去,岂不是给我们花家脸上抹黑?知道的是你生病不得出门,那不知道的,倒以为我苛刻庶女,不准你们出来见人。”
第七十二章 jiāo际(一)
第七十二章 jiāo际(一)
花如瑾闻言,脸色骤变。海氏是宅院里少有的直慡派,虽然常常吃亏,可也偶尔取胜。就比如现在,她完全不拐弯抹角,让对方没有办法用迂回战术保全自己。
见花如瑾露出溃败神色,花若瑾上前同qíng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快些收拾妥当了,和我们一起走吧。横竖都是要去的,何必惹母亲不高兴。”
花如瑾有苦难言,只能认命的点头。好在女眷们在内宅活动,而男人们多在外院行走。她能见到昨日那男人的几率少之又少,只要她不声不响,纵然是小旁氏也不能对她怎么样。
打定主意后,花如瑾便点了点头。回了暖阁,让红菱侍候着打扮一番。
海舅父乃是簪缨世家出身,父亲乃是历经两朝的元老,因善于明哲保身,处事低调,在各种惨烈的夺嫡斗争中幸存下来,并一路高官厚禄到二十年前新神宗帝登基,如今功成身退颐养天年。海舅父乃是得了父亲真传,为人处世极为谨慎,惯做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深谙仕途之道,如今颇得新帝宠信,又善于利用身边各种有利关系上次考核之时连升两级,从工部侍郎升任至督察院左都御史,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如今海老太爷七十大寿,他借此小小为父亲cao办一番,其主要目的不过是想要请花老太太和花奕能够到席。
因大齐国文官武将各自为政,鲜少相互jiāo往。京中勋贵最瞧不上的就是这些成日吟诗作赋,哼哼呀呀的文官。对于海舅父这种立管督查的文官,愿意结jiāo的不过是写落寞贵族。是以排除老太爷拓展开的路子外海舅父的jiāo际圈子有点窄,他想拓宽圈子提高档次,就要仰仗没落了好多年,渐渐崛起的花老太太娘家——荣昌侯府。
花老太太和花奕都是人jīng中的头子,怎不明白他的用意,是以,一个推说身子不适,一个推说政务繁忙,都未出现。
这难免让海舅父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那边花如瑾忙着收拾妆容,这边海舅父和舅母则在上房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