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一出门,在母亲口中,立刻变成坏女人。
三哥听多了相信有这回事,咏心不相信。
咏心一日说:“妈,人家说她坏你还得替她辩护,你怎么可以带头先说她坏。”
咏心顿时捱了一记耳光,麻辣辣,竟日不褪。
二姐生活不好过,换了许多份工作,独自在外挣扎。
姐妹见了面,咏心问:“你还习惯吗?”
她一呆,“奇怪,你是第一个问我可习惯的人,小妹,只有你关心我,从来没人问我惯不惯,痛不痛,冷不冷,病不病,怕不怕,小妹,谢谢你。”
可是罗家的子女算能gān,咏心记得她念初中之际,三哥已考到理工学院的奖学金,一直升上去,课余为小朋友补习,不花家里分文。
二姐好似亦有起色,每个月都拿家用回来。
一日,她脱下那件棉衣,“不要它了,你们拿去穿吧。”
“它有什么不好?”咏心急急问。
二姐面有得色,“我此刻有七件大衣,要它作甚?”
老三顺手拣起它,穿在身上。
二姐问:“妈最近怎么样?”
老三答:“老样子。”
“天天骂人。”
咏心点点头。
“难为你们耳朵。”
咏心不响。
“你几时出身?”
咏心低声说:“我想念大学。”
“谁供你?二姐没本事,买些笔墨纸砚可以,大笔学费可拿不出来,看你自己的了,有志者,事竟成,考奖学金或是将来自费均可。”
咏心说:“爸爸要是在生的话──”
“你把他想得太好了,”二姐冷笑一声:“你那时还小,不记得家里的事,他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并不十分爱子女,家里只买得起瓶牛奶,他天天留着自己喝。”
二姐拍拍咏心肩膀,“算了,过去事提来作甚。”
三哥出国留学之际,母亲已经老了。
而二姐也打算结婚,大哥已有两个孩子。
大哥家中老有好几个佣人穿cha,环境好了,同弟妹距离反而大,隔膜得不得了,老是推忙,可是每个星期天都陪岳母搓麻将,从不间断。
咏心开始相信人各有志这回事看样子的确存在。
二姐说:“老三本事,跳出去留学,全凭奖学金,咏心,你加把油呵。”
可是咏心资质较差。
“二姐,听妈妈说,你的男朋友不怎么样。”
二姐嗤声笑出来,“你听过妈称赞谁?”
这倒是真的,在她口中,没有一件事是好事,没有一个人是好人。
二姐说:“不必顾忌,就算步步为营,表面条件十全十美,也会有离婚机会,算不了那么多。”
咏心双手不停。
二姐奇问:“你gān什么?”
“替三哥收拾东西。”
“咦,这件棉衣他没带走。”
真的,英国那么冷,他都没带去。
二姐说:“已经很旧了,扔掉算数。”
“我来穿。”
这是父亲唯一留下的东西,真连钢笔都没有一支,金项链都没有一条。
只得这件棉衣。
咏心穿上,咦,刚刚好,啊,十年过去了,棉衣已经合身,她也已经长大。
咏心感慨万千。
她轻轻抚摸棉衣袖子。
她用它来配牛仔裤,看上去十分潇洒。
而咏心正是那一类女孩,她xing格大方,不计较细节,肯让人,在学校人缘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