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夜_作者:亦舒(31)

2017-03-15 亦舒


    筱琪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

    特写最乏味便是以老人为题材。

    倘若采访对象是年过七十,身家过十亿的老人,又还好些。

    但,再有钱,他们也无法摆脱死亡的yīn影,总是没趣。

    何况是移民家庭中老人。

    跟着去的自有苦处,留下来的更孤单凄凉。

    筱琪自有她的联络方法,一下子掌握了十个八个有老人的移民家庭。

    其中不乏同学、朋友、亲戚、同事介绍,可以说是熟人的熟人,问起话来,比较方便。

    例一略为罕见,林老太太、心qíng相当愉快,她年约六十馀岁,健康qíng况良好,决定跟女儿女婿移民温哥华。

    很愿意记者知道她的事,把照片都摊开来,“看,这是他们在温埠西区的花园洋房,环境非常好,我略谙英语,到了那边不会吃亏,只需考一个驾驶执照,即可倒处逛。”

    “会习惯吗?”

    “事在人为呀,我有两个与我感qíng极好的外孙,自小由我带大,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讲法不差,女儿很感激我帮过他们这个大忙,所以决意接我过去享几年清福。”

    “那多好。”

    “当年他们环境不好,没有能力雇褓姆,外孙就jiāo给我,转瞬之间,都念高中了。”?

    “好福气。”

    筱琪又问一些琐碎的事,“谁负责家务?”

    “早已约法三章:清洁工作一星期一次有钟点女佣上门来做,花园雇专人剪糙,衣物由孩子们负责放进洗衣机,女婿买菜,我每天只做一顿晚饭,一菜一汤。”

    “分工合作,一定应付得来。”

    “是呀,我也这麽想,有言在先,届时就不用抱怨。”

    筱琪回到报馆,写了一个下午,连文带图,jiāo给朱老批阅。

    朱老笑著叫她进房。

    “这篇不宜先登。”

    筱琪意外,“为什麽?”

    “丁小姐,你想想,一上来就访问这麽一个幸福老人,往下你还写什麽?无以为继!”

    这倒是真,姜是老的辣,朱老的意见不差,“那,我们应该怎麽办?”

    老总笑,“你说你应该怎麽办?”

    “嗯,”筱琪想一想,“第一篇最惨,抓住读者心弦,然後qíng况一个比一个改善,才能使读者觉得渐入佳境,人生有希望。”

    老总拍一下桌子,“孺子可教也。”

    “一於这样,写完整辑,我才jiāo稿。”

    “本应这样,怎可急就章,今日jiāo三张纸,明天又jiāo两张纸。”

    “多谢老总指教。”

    筱琪退出,又去访问第二家。

    这一户姓关,是筱琪中学同学,过两个月就举家前往澳洲悉尼,祖父因健康原因,将被送往老人院。

    筱琪问已婚同学:“将来由谁去探望他?”

    同学无奈,“没有人。”

    “老人除出你父,还有子女吧。”

    关同学答:“这次移民我是申请户主,带同妻儿、父母,已是不胜负荷,只得撇下祖父。”

    “我还以为令尊是户主。”

    “不,家父是退休公务员,级数低,不获任何分数。”

    “祖父什麽年纪?”

    “八十五岁。”

    “你没有叔伯?”

    “也老了,自顾不暇。”

    筱琪感慨,照说,得享高寿是种福分,可是连子女都老了,没有能力没有jīng神,真没多大意思。

    关同学苦笑,“落旁人眼中,我活脱是千古罪人。”

    筱琪劝道:“你管闲人怎麽说呢,你有权追求幸福,既然已经带着父母,也算尽了孝道,再说,祖父身体欠佳,彼邦移民局不批下来,又与你何g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