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什麽世界,要紧关头各自飞,没有一个人靠得住,亲生母亲还这麽着。”
表姐把话反过来说,黑讲成白,白讲成黑。
那边厢,姨妈可不理女儿怎麽想,兴高采烈正在赢钱。
筱琪又学得一个教训,无论老或少,都得有主张立场,不可任人摆布。
筱琪笑笑,告辞。
做记者至大收获便是看尽众生相,这点滴经验,在心胸中汇集,将来执笔写作,不致於沦为闭门造车。
第二天,见到同事金婵,向她说起无良子女勒诈老人金钱的事。
金婵说:“有些老人也很凶。”
“不会吧。”
“你听过谋子女身家的父母没有?”
“别开玩笑。”
“来,我带你见识见识。”
那是金婵的伯父,也有八十多岁了,也顾不得有外人在场,一味妇脾气骂人。
“走管走,你们先把钱给我放下来,你们个个有房子有节蓄,叫我住在这鬼地方?”
金婵在一边悄悄说:“天天这样骂。”
子女在外头忙了一整天,回家还得听那麽多教训,怕会受不了。
“对表哥一家来说,移民是大解脱。”
“老人怎麽办?”
“已经有房子安置他,嫌不够大不够好,每月给他零用,嫌不够,要一大笔,你说多头痛。”
像讨债。
“开日闭口*你们生活不成问题*,所有多馀节蓄统统要奉献出来,那才尽了子女责任,那才平了他的怒气,否则的话,天天闹。”
果然,金爷在饭桌上就骂:“这种饭,吃死人,钉子似,吃得肠穿肚烂,你当我不知道?这是昨夜锅底的隔夜饭刮出来热一热当新鲜饭骗我!”
筱琪见老人说得有纹有路,有根有据,不禁问:“是真的吗?”
金婵叹口气,“你听他信口开河乱骂,表嫂今晨看罢医生忽忽与他出去午茶,怕晚上没jīng力侍候他,在富临金阁带回一客瑶柱蛋白饭,又炖了jī汤,给他当晚饭,却换得一身骂。”
“gān吗要骂?”
“弄得他们诚惶诚恐,害怕了,好拿钱出来给他呀。”
“拿得出来吗?”
“就是呀,怎麽还榨得出来,已经给了他住的吃的,只是嫌不够好,他的意思是,
他要享用得比子女更好,要他吃了,饱了,撤下来了,子女才自地上拾起吃。”
“可是那是子女双手挣的钱。”
“不管,难得是他们两夫妻难为起子女来,同心合意,数十年来合作无间。”
筱琪又一次张大嘴,无言。
“怎麽样,够奇吧,谋子女家产都有呢,子女也中年了,退休的退休,衰老的衰老,就算有节蓄,也得用来防身,那麽大年纪,要钱其实无用,而且危险,可是他就是不甘心。”
筱琪不yù久留,“我们走吧。”
“无恩仇不成父子,你现在相信了吧。”
筱琪叹口气,“也有父慈子孝的例子吧。”
这时金婵说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话:“卫道人士凡事喜欢推世风日下,其实不无道理,从前社会风气纯朴,人也比较悠闲,大致还可以兼顾老幼,到了今日,生活bī人,光是应付帐单,已经弄得唇焦舌燥,还哪里去找时间jīng力来搞仁义道德。”
说得对。
“人人只顾自己,所以今人确比古人自私,也自有不得已之处。”
“人人都叫高涨的物价bī得如丧家之犬似的。”
“夸张一点可以这麽讲。”
“你表哥几时走?”
“秋季,走了也不打算回来,幸亏房子可以卖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