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都市_作者:亦舒(41)

2017-03-15 亦舒


    她告诉正印:“当年我最渴望的事,是他会打电话给我。”

    正印笑说:“那一年一定是热昏了头了。”

    “必然是。”

    “相信我,这种男生,此刻倒贴你一百万美金,你也不会收货。”

    “外型还不错呵。”

    “不过不去理它了,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与我们无关,人家一样有家庭有妻女。”

    街外夜凉如水。

    至惠看着天空,感喟曰:“晃眼多年已经过去。”

    正印答:“谁说不是。”

    “当年的愿望多简单。”

    “你不遗憾吗?他始终没打电话来。”

    至惠笑笑不答。

    正印心中却想,幸亏没打来,不然,今日,带女儿去参观电视台的可能就是她邵正印了。

    那并非她那杯茶,不不不。

三四零号

    移民之后,杨碧如的生活不过不失。

    居住环境当然比从前好,早晨起来,在园子打个转,消磨大半个小时,轻而易举,不管开太阳抑或烟雨蒙蒙,碧如都觉得是种享受。

    随后,当地创办一张中文报纸,诚聘她复出,碧如欣然上任,jīng神也有了寄托,每天开小跑车上下班,不知多潇洒。

    她丈夫罗家泳是会计师,在一家移民公司任职,两份收入,没有孩子,故此他们可以负担两个家,洋房在山上,公寓在市中心,别出心裁两边住,以免生闷。

    罗家泳说:“移民最怕破釜沉舟,一不高兴,或是觉得沉闷,立刻打回头,切莫难为自己。”

    因此他们一家二口不觉压力。

    主要原因是没有孩子吧。

    隔邻梁家夫妇有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才一名,就叫大人忙得不可开jiāo。

    旁观者清,碧如心静,每早七时多便听见那孩子在园子奔走,咯咯笑声。

    一日她故意早起,站在露台张望过去,只见小孩穿玫瑰红衣裤,头发乌黑,跑来跑去,父母紧跟身旁,乐趣无穷的样子。

    中午时候,那位太太驾车送女儿上学,要到下午三四点买了菜才能接放学回来,有得忙的,碧如过去探访过一次,梁太太连说话时间也无,一边煮饭一边哄囡囡上厕所,非常滑稽,连斟茶给客人都忘了。

    碧如急急告辞。

    可是回到静寂悠闲的家,又怀念那小孩漆黑调皮的眼睛,梁太太一离开她就叫“妈妈,妈妈”,可是碧如想,那样深的工夫,那样吃苦,日以继夜,带大了,也不过是十多亿人口中的一名。

    报纸即将出版,每夜做到凌晨,移民生活如此紧张,也确属难得。

    碧如与丈夫见面时间也减至最少:他下班,她刚抵达报馆,她回到家,他已熟睡,他出门,她还在chuáng上,她中午起来,他在公司里做得如火如荼。

    碧如觉得她已回到大学独居时代,但是毫不介意,有事留个条子给丈夫:“罗家泳,请注意……”

    报纸一星期出版七天,周末欠奉。

    一日中午,碧如在厨房喝咖啡,先是听见有货车接近门口,继而有人按铃。

    碧如去开门。

    “太太,运家具来。”

    碧如马上说:“是左边三四零号,你弄错了。”

    工人道歉退下。

    三四零号洋房求沽已有好几个月,最近成jiāo,没想到这么快便搬进来。

    碧如更衣出门,刚取过手袋,门铃又响。

    碧如开启大门,一见来人,呆住。

    一句吴志林就想叫出口。

    可是随即定下神来,吴志林!志林与她同年,怎么可能是眼前这个青年。

    只听得那青年说:“我叫伍敦贤,是新邻居,这位女士,我想讨口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