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趋势,他们也很知道钱在何处了。”
石子唯唯诺诺。
“你的朋友说,有人找你。”
石子讶异,“谁?”
“有一对难民身分夫妇——”
石子立刻紧皱眉头。
区姑娘拍拍石子肩膀,“说什么都是娘家的人,你说是不是?”
石子不语。
是,老板娘有智慧,都是自己人,总不能大哥富了,就获青睐,二哥穷,就给他白眼,也应该让他有个机会坐下来慢慢谈谈。
区姑娘说:“待会儿他们会到饭店来。”
“让我来请客。”
“由我请。”区姑娘笑。
这个女子海派、大方,是真可爱。
石子自惭形秽。
稍后,孔碧玉介绍的那对夫妇到了。
一看就知道是碧玉不耐烦敷衍才调拨到福临门来的。
两个人都很斯文,那位先生一见石子就说:“我叫黎德提,这是我妻子朱珠。”
石子连忙斟茶,“两位好。”
黎氏夫妇见石子只是女侍身分,不禁黯然。
倒是石子掉过头来劝他们,“有什么事,大家商量。”
黎德提索xing开门见山,“我俩申请难民身分被拒。”
石子问:“有无上诉?”
“有,按司法程序提出上诉,两个月前接到代表律师通知,申请再度被拒,将被递解出境。”
石子叹口气,“你们几时抵境?”
“九二年初,你呢,你运气恁地好,听说你已获居民权,孔小姐建议找你谈谈,也许你有熟人。”
石子摇头,“正如你说,我纯属幸运,我申请得早,我已递公民申请。”
黎先生露出艳羡的目光来。
区姑娘过来说:“点几个菜,吃饱了才说话。”
黎先生挤出一丝笑,“幸亏到处有朋友帮忙。”
黎太太朱珠说;“我们抵加之后,两夫妻日夜工作,白天当营业员,晚上做侍应,一年向政府缴税七千多元……”声音低下去。
黎先生说:“现在政府标准是留加需满三年,我俩提心吊胆,承受着极大jīng神压力。”
石子实在无能为力,只得维持缄默。
黎先生见菜上来了,有螃蟹有龙虾,老实不客气先吃起来。
石子问:“两位现在住什么地方?”
“亲戚家中。”
“两位有好亲戚。”
“是,难民组织将于下周一晚上召开会议,会晤移民部官员,石小姐,你可愿来与我们打气?”
石子坦然无惧,“我从来不是难民,我以学生身分来加,九一年申请居民成功。”
黎太太瞪着她说:“亦即是说,你是上了岸的人?”
石子清脆地答:“是。”
区姑娘坐下来打圆场,“黎太太,在岸上的人才可以帮人,你说是不是?”
黎先生给妻子施一个眼色,“石小姐请我们吃晚饭即是好意。”
石子不再言语,“我去招呼其他客人。”
一边还听黎太太说:“难民申请批审过程时间长短有异,部分申请人因陪审员不能出庭一拖再拖,以申请难民后被拒三年做标准并不公平。”
事不关己,石子已经不再劳心。
她根本没有把难民非难民准则听进去,她只觉得难过,这里是别人的国家,获得收容,是qíng,不获收容,是理,尽量合法争取,应该,但……
也许黎太太说得对,她上了岸,就不理他人水深火热,甚至怕人家拖她落水。
石子也为自己的凉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