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庄看他一眼,不出声。
“我要到木球场去参观糙地滚球赛。”
“大热天省省吧。”
“广荣见也许在,我顺道打探打探消息。”
季庄一直无法了解丈夫这种心态,但人总有缺点,他有,她也有,柴米夫妻,谁也没资格要求难做一个完美人物,拉拉扯扯,将将就就,日子容易过。
之之放下电话,“爸爸出去?截我一程。”
季庄说:“一起走吧,我店里有工夫赶。”
路上她告诉丈夫与女儿,时装店总店连八间分铺本来搞上市,自有日本银行鼎力支持,帐目已由公司秘书做得七七八八,忽尔来一个晴天霹雳,什么事都搁下县慢,日本人现在要再三思量。
还有人鼓励市民去银行挤提,自己先搞垮自己,凭什么去支持别人?”
之之笑,“幸亏现在大部分人都明白了,一个多月前,谁说这样的话,谁就是汉jian。”
她母亲苦笑,“我知道。”
建议罢市那一日,陈知力陈大义,力劝母亲罢工。
他说的好像是在这种大日子,母亲还净挂住周旋在绫罗绸缎中,使他痛心,不外是门渺小的无聊的庸俗的打扮服侍脂粉妖怪的行业罢了,停工一世对社会也没有损失。
季庄当日生气,斥责儿子:“就是妈妈这分卑下的工作需补家用使你丰衣足食。”
陈知这才噤声。
这些日子,他自然会明白,只有活得好,才会有能力帮助别人。
之之记得那回母亲与哥哥对话的qíng形,她从来没有看见母亲这么恼怒过,可见长幼有别,对话谈何容易。
那日父亲在一旁也气道:“陈知,你再说多一句,看我不把你撵出去。”
之之似明白一些事实,争取民主,并非易事。
自回忆回到现实,她咳嗽一声,说道:“妈妈我有一件事同你商量。”
季庄笑说:“过了十八岁,儿女说有事,其实主意早定,只不过礼貌上知会父母一声,大人若识趣,没声价叫好,关系尚可维持,若不识趣,子女马上失踪,之之,我说得对不对?”
之之赔笑。
“对了,你有什么事同我商量?”
“没什么。”之之把搬出去住的主意硬生生吞下肚子。
她父亲把报纸递给之之,“读给我听。”指一指某篇报告。
之之用平板声调不徐不疾读出:“在这非常时期。香港人首先要考虑的不是需要做些什么,而明白到香港不应做些什么显得更迫切,凡是破坏繁荣稳定的事别再做了,令中英对抗的事,令香港内部分裂的事,纯为发泄的事,都不要做了,互相攻击的事应尽量减少,不切实际的要求别再多提,香港人要重新回到现实。”
季庄说:“好文章呀。”
“才怪,”之之笑,“但求自保,怕得要死。”
季庄明知女儿搞笑,也反问道:“大勇若怯你晓不晓得,大智若愚你知不知道。”
然后一家三口齐齐叹一口气。
本市快成为叹息城。第二章
之之同张学人在一起还是最开心。
学人是大快活,之之在微嗔时者怪他少长若gān条筋,他并不笨,大事办得妥妥贴贴,学业事业均有成且上轨道,只是天xing平和,许多琐碎烦恼绝不上身,每晚倒在chuáng上不消一分钟即扯起鼻鼾。
张学人喜取笑陈之之多愁善感,自寻烦恼。
两个xing格绝对不同的人互相调济,相处极佳。
之之见了他找他碴:“你好像不难过。”
学人答:“有些人表现比较含蓄。”
“遇大事应慷慨激昂。”
“遇大事更应分析清楚,冷静应付,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