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魇_作者:张爱玲(4)

2017-02-27 张爱玲 红楼


    唯一的另一次,第八回黛玉到薛姨妈家,宝玉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便问:下雪了么?也是下雪,也是一色大红的外衣,没有镶滚,没有时间xing,该不是偶然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应当有一种飘渺的感觉,不一定属于什么时代。

    宝钗虽高雅,在这些人里数她受礼教的薰陶最深,世故也深,所以比较是他们那时代的人。

    写湘云的衣服只限男装。

    晴雯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王善保家的语),但是只写她的亵衣睡鞋。膈肢芳官那次,刚起身,只穿着内衣。临死与宝玉jiāo换的也是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袄。唯一的一次穿上衣服去见王夫人,并没十分妆饰钗軃髻松,衫垂带褪,有chūn睡捧心之遗风依旧含糊笼统。衫垂带褪似是古装,也跟黛玉一样,没有一定的时代。

    宝玉祭晴雯,要别开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晴雯是不甘心受环境拘束的,处处托大,不守女奴的本份,而是个典型的女孩子,可以是任何时代的。宝玉这样自矜我二人之为人,在续书中竟说:晴雯到底是个丫头,也没有什么大好处。(第一○四回)

    黛玉抽签抽着芙蓉花,而晴雯封芙蓉花神,芙蓉诔又兼挽黛玉。怡红院的海棠死了,宝玉认为是晴雯死的预兆。海棠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缠足正是为了造成扶病的姿势。写晴雯缠足,已经隐隐约约,黛玉更娇弱,但是她不可能缠足,也不会写她缠足。缠足究竟还是有时间xing。写黛玉,就连面貌也几乎纯是神qíng,唯一具体的是薄面含嗔的薄面二字。通身没有一点细节,只是一种姿态,一个声音。

    俞平伯根据百廿回抄本校正别的脂本,第七十九回有一句抄错为好影妙事,原文是如影纱事,纱窗后朦胧的人影与qíng事。作者这种地方深得làng漫主义文艺的窍诀。

    所以我第一次读到后四十回黛玉穿著水红花袄,头上cha著赤金扁簪,(第八十九回)非常刺目。那是一种石印的程甲本,他本甲乙都作月白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金簪同,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真如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百廿回抄本本来没有这一段描写,是夹行添补的。俞平伯分析这抄本,所改与程乙本相同,后四十回的原底大概比程高本早。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有影印本,我看了,后四十回中有十四回未加涂改,不是誊清就是照抄。如果是由乙本抄配,旧本只有三分之二,但是所有的重要场面与对白都在这里。

    旧本虽简,并不是完全不写服装,只不提黛玉的,过生日也只说她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如同嫦娥下界,倒符合原著jīng神。宝玉出家后的大红猩猩毡斗篷很受批评,还这样阔气。将旧本与甲乙本一对,猩猩毡三字原来是甲本加的。旧本船头微微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确是神来之笔,意境很美。袈裟本来都是鲜艳的橙huáng或红色。气候寒冷的地方,也披简陋的斗篷。都怪甲本熟读红楼梦,记得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中都是大红猩猩毡斗篷,忍不住手痒,加上这三个字。

    后四十回旧本的特点之一是qiáng调书中所写是满人。第一百六回抄家后,贾政查账,再查东省地租,近年jiāo不及祖上一半。第一百七回贾母问贾政:咱们西府里的银库和东省地土,你知道还剩了多少?

    曹寅栋亭文钞东皋糙堂记提及河北予家受田地点。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里说:八旗圈地,多在京东一带红楼梦所写乌进孝行一月零两日步行或推车进京动辄旬月,二则厚雪暖化,道路泥泞,三则曹寅荣府﹝与﹞宁府黑山村相去又八百多里地,当更在东贾蓉向乌进孝说:你们山坳海沿子的人,曹寅的地也去海不百里。

    曹俯初上任时,奏明曹寅遗产,有田在通州、江南含山县、芜湖。参看后来抄家的报告,恐还不实不尽。

    旧本抄家后,同回又有:贾琏又将地亩暂卖千金,却为监中使费。贾琏如此一行,那些家奴见主势败,也趁此弄鬼,指名借用。

    甲本这里加上一大段,内有贾琏只得暗暗差人下屯,将地亩暂卖了数千金,作为监中使费。贾琏如此一行,那些家奴见主家势败,也便趁此弄鬼,并将东庄租税,也就指名借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