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_作者:闫灵(183)

2019-10-22 闫灵

    “在我们那儿,女儿家成婚时才会穿红。”她也是到了这儿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新娘并不穿红,嫁衣是玄底穿红丝的,也没有红盖头。
    “……”榆州还有这等风俗?当年倒是没听吴家提过。
    见他蹙眉在想事的样子,怕是正在追究榆州是否真有这种风俗呢,也罢,她自己心里清楚就行,起身拉着他来到桌前,“特意做了你爱吃的菜,吃些再走吧?”知道他没那么多时间跟她独处,能陪她这么久已经是大大超出她的意料。
    二人坐到桌前,动手给他夹菜,许是太久没吃正常的饭食,半桌子菜竟让他吃了个七七八八。
    相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换作平常,她也许还能跟他赖一赖,拖一拖,可眼下这情势,真的是没办法去为难他,饭后,她很自觉的开始帮他着装。
    屋里很安静,除了外头的虫鸣,只有衣衫的悉索声,就在最后帮他系腰带时,她突然停住了,望着他的露在脖子外的玉珩的一角,这玉珩据说是他生父留给他的物件,“我不会像婆母那样,所以——”你能不能也不要像你父亲那样?
    他看了她良久,应了一声“好”。
    她不会像他母亲那般柔弱易碎,他也不要像他父亲那样杀身成仁,他们都好好活下去,好好把孩子们养大,过完这一生。
    月色浸水,竹叶流风中,他跨上马,她倚着窗——刚才说好不让她出去送他。
    一缕清风划过他的马缰,跃进窗棂,卷起她鬓旁的一绺青丝,轻轻扬在风中,把她发丝上的兰花草香气散逸的满室都是。
    伴着这淡淡的兰花草香气,他离开这处清幽之地,奔向属于他的热血沙场。
    而她,轻轻盘上青丝,取来原先那身素衣裳,顿了顿,终还是没有换下那件红色衣裳,只把素衫套了上去,她相信他,一定会回来。
    ***    战事焦灼,朝廷援军始终不见踪影,前线伤兵所越来越挤,关于战场上的消息也越来越少,不是消息下不来,而是不敢有消息传回来,怕后方大乱。
    大太太黑氏始终没从最前沿的伤兵所下来,只把几个媳妇、侄媳妇送到了后方的盥衣所和纱条房,表面上是因为后方缺人手,她们又干不动前边那些搬搬抬抬的事,其实是怕前方有万一,不敢再让她们冒险。
    五月初一的四更天,纱条房后的一扇竹门被敲了三下,屋里头摆了两张床,睡着四个人,分别是小七主仆和樊姨娘主仆,红拂和樊姨娘的丫头穗珠先后坐起身,披上衣服,红拂离桌子近,从上头摸索来火折,穗珠端来油灯让她点上,二女隔着门板低声问了外头是谁。
    “大太太从前头下来了。”门外回话的是主宅一个姓姜的婆子。
    此时小七和樊姨娘也都坐起身,隔着微弱的灯光,两人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些惊慌,深更半夜的突然下来,可别是出了什么事。
    红拂和穗珠快速找来衣服伺候她们穿上,并从门后头取来一盏有些破败的旧灯笼,拿火折点上,四个人先后出屋。
    外头的姜婆子见状赶紧上前接了灯笼,替她们在头前打亮。
    五人鱼贯进到纱条房后,就见大太太黑氏正端坐在一张堆纱用的长杌子上,两个婆子蹲在地上在擦拭她腿上的伤口,一旁的地上有一块拇指大小的血糊糊的箭头,像是刚取出来的。梁媪则拿着湿布巾擦拭她额头上的汗渍。
    黑氏脸色虽苍白,却没有半声哀叫痛呼,在看到樊姨娘和小七后,眼角还微微上翘,露出些许微笑,“不小心被箭头撵上了,没什么大碍。”
    樊姨娘和小七赶紧上前,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你们身子重,也帮不上,先坐下来,我有话跟你们讲。”示意一下旁边的两张竹杌子。
    樊姨娘和小七互看一眼,乖乖坐到杌子上。
    “大房、三房那几个,已经派人把她们送去了小苍河,这会儿怕是已经在半道上了,你们俩离得远,消息最晚到,一会儿说完话,他们车马准备好了,你们也去吧。”明明很急切的事,黑氏的语调却让人觉着不过是个极简单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