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病因,相似的结果,深想之下,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调查体量过大,关楠和陈渝融经过商量将目标缩小,重点排查那些接受治疗的死者和出院后尚在人世的病者。他们首先确定的目标就是王天顺。
王天顺是嘉陵市本地人,住在市中心一个环境很不错的小区,陈渝融之前查过王天顺的家庭情况,王天顺和妻子都是国企中层位置上退下来的,有一个儿子大学出国留学后在国外定居,经济条件很是不错。
因为担心此人被洗脑严重,为避免被抵触和不必要的冲突,两个人没有表明身份,而是以某品牌家电售后服务人员的身份敲开了王家的门。
看的出来,王天顺及其老伴都是很有涵养的人,对两人十分友好礼貌。王天顺开朗,整个工作过程中,两人也有意和他们攀谈,几人聊得十分投机,但当聊天话题慢慢引到治病救人等方向时,画风就渐渐不对了。
王天顺对如今医院的“过度医疗”行为十分反感,对“有病治病”这种亘古真理也十分鄙夷,不仅对光明医院的超脱说辞倒背如流,还有许多自己的哲学理解,俨然一个看破世事,将红尘万丈踩在脚下的得道高僧侣。
为了套话,关楠等人只能假装被他劝服,他们按照王天顺的病情杜撰了一个深受病魔折磨的亲人,并为此揪心不已,因为病痛,除了病,还有痛!王天顺热心,立刻给他们推荐了光明医院,且在两人表示出挂号难等问题时,拍胸脯表示,因为他是老病人,得他介绍会有优先看诊的机会。
对于这个橄榄枝,两人自然欣然接受,并说表示只好看到病要好好感谢王天顺,出乎意料是王天顺当即大手一挥说不用,自己是做好事,而且他为医院做了宣传,医院会给他奖励。
两人见王天顺人直爽,又说到兴头,赶紧趁热打铁问治疗细节,王天顺本来要说,被旁边老伴一拦,又吞到肚子里,后来无论两人如何引导,他或是闭嘴或是顾左右而言他。两人见火候差不多,怕强行加码引起他怀疑,也没再深究,认真做完活儿,就告辞出门。
待回到车里,陈渝融才摘下装了一下午的“面具”舒口气,问:“你怎么看?”
关楠:“他说光明医院有药,你听到了?”
陈渝融“嗯”一声,表情微凝:“药监局那边的结果是光明医院没有自主研发的资质,也没有进行这项业务,如果是真的,药怎么来的?代工?”
关楠:“有可能,我刚才做活儿的时候看到他卧室垃圾桶里面有一个药盒。”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来递给陈渝融,“不知道是不是,但可以查一下。”
陈渝融接过小心用袋子装起来,关楠说:“还有一个人,我们也可以查。”
“谁?”
“李德,他和王天顺一样的病症,连入院时间都差不多,为了治病几乎倾家荡产,但是上个月已经死了。”
…… 之所以选了李德, 是王天顺提的醒。
据王天顺讲, 他和李德都是陆鼎轩手上的病人,入院时两人分在一个病房,也算是共了患难的病友。
李德是从郊区来的, 没文化, 为人古板固执, 不听医生的好心劝解, 其家里人也是死脑筋, 为了所谓孝义, 也怕惹非议,在李德要求下,卖房贷款给他做了手术。实际手术前医生就说过这手术凶险, 典型花钱也不一定买到命的类型, 他不接受,一意孤行,结果手术过后没多久就因为恢复情况不好重新入院,然后就死了……
王天顺是个会聊天的人,这段事迹被他讲的十分传神,连表情都痛心疾首的恰到好处,既“哀其不幸, 也怒其不争”。关楠不知王天顺在这段故事中加了多少自己的感情臆想进去,只是对方从心底里对生命的认知再一次刷新他的认知底线,既奇异又惊心。
按说花了大价钱,病人还很“专业”的死了, 家里人应该会很有怨言,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李家人非但没有一点怨念,对光明医院和陆鼎轩都很是感激。
陈渝融派去的人没有费太多力,就查证出他们感激的终极原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