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迷心窍_作者:云起风眠(214)

2019-10-22 云起风眠

    李家人对这个原因一直三缄其口,除了几个内亲,没有对外人提起,但是所谓秘密都是这样,只要不是绝对的没有口,就一定会有风声传出。这一点,从本来一贫如洗的李家子女,突然又买了新房就能佐证一二。
    除了感激,更让关楠等人心惊的是之前砸锅卖铁也要治病的李家人,如今跟王天顺一样,也认为“人既然得了要死的病,已经是一件很苦的事,就不用接受治疗再苦一次,更不能自私给家人增加负担……”,如果换成精华一句就是“与其毫无尊严的死,不如光鲜快乐的死。”
    听起来毛骨悚然的思想境界,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的事实论证,宣传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仅跟李家来往较密切的亲人信了这一套,亲人的亲人、邻居、朋友……
    错误的认知如流行感冒一样流行开来,更像是有巨石投入的湖面,涟漪一圈一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宽广……
    除了从李德处得到的信息,关楠在王天顺家里那个药盒被证实是外地一家不知名的小药厂贴牌生产的药物,包装高大上,属于“准”字号,疗效是止疼,查了药监备案,也确实有正规生产销售手续。
    为了不打草惊蛇,办案人员借工商药监联合巡检的名义,查了该药厂的生产情况和销售记录,发现该药物虽不是光明医院特供,但除他之外,其余销售数额极少,甚至光明医院的记录也不算多。
    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关楠仍旧从中找到两个明显诡异点。
    其一是生产成分和疗效的不符合,准确的说,虽然里面的成分有止疼疗效,但如果放在疼痛指数爆炸的重症病人身上,应该如”蚊叮”一样,如果这真是光明医院的特效药,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毕竟被洗脑是一回事,真*枪*实*弹的疼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其二是该药厂在选址上十分偏僻,厂房面积不大,生产和销售情况持平,效益只算一般,但内里工人却有很多,职工数大大超过了该厂的需要甚至负荷。
    关楠由此怀疑,他们看到的数据只是表象,这个看上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藏着的秘密或者和光明医院紧密相连。而能反证他推测的巧合是,这个药厂的建立时间和光明医院是同一年,销售记录从那一年开始,然后就没有断过。
    感知到问题的严重性,陈渝融得到结果立刻向上头做了汇报,上头高度重视,命令加派人手严密且尽快的查办。
    有了支持后盾,陈渝融就更放开手干,他首先将从药厂的取回的药品送去药检,证实成分疗效和说明书及备案上一致。
    拿到结果后,陈渝融有几天时间故意按捺不动,对于这个意料之中的答案,他很是满意,或者说他送去检验的目的根本不在于要查出破绽,他更要的是躲在暗处那些人的安心。
    那些人既然能做到隐蔽,势必在各处都插了眼线,敌暗我明的情况,无论怎么小心都容易打草惊蛇,这时最简单摆脱被动的方法不是往深处藏,而是摆得越明显,让敌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并且只能做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几天过后,药厂再一次出货,货车从药厂出发后一路不停歇直往嘉陵市而来,最后在距离光明医院五公里左右的一处仓库被警方截住,而促使陈渝融最后决定下手的原因是,关楠认出等在嘉陵市仓库接应的人,竟然就是出现在流火酒吧疑似与黎森侯宁都有接触的刘盛的手下。
    此人叫陈昊,三十五岁,云南人,身份是仓库库管。
    查获的药品被直接送去检验,陈昊也被请去了问询室,或者有逃避情绪,关楠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开,他心里很乱,一时竟不知道要去哪里。
    他是在出租屋里接到李广川的电话,对方带来的讯息无异于雪上加霜。
    “确定刘述辉交易时间地点了。”李广川声音很缓,带有明显的试探陈芬说,“五天之后,博林艺术馆。”
    手机紧紧贴在耳朵上,两个人都很清晰听到对方的呼吸,以及沉默等待中,背景的静谧。
    “关楠……”半晌,李广川开口,“你打算怎么办?”
    关楠没瞒他:“我没想好。”他顿了顿,不知是要说服李广川,还是说服自己,咬牙加了一句,“刘述辉有提到许柚吗?会不会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