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杨前锋的故事_作者:云峰松(667)

2019-12-06 云峰松

    杨前锋摇摇头说:“我们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不然陈来香会放心吗?”说着他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来了说:“吴天保那个美容美发店具体在哪个位置?”

    朱丽娜在杨前锋的对面坐了下来,这时姚昌盛正好走了进来,等他在小桌边坐下后,朱丽娜说:“吴天保和我那个熟人开的店在湖西区李家湾镇的集镇上,离市区二十多里路。”之后她又把怎么打听到的过程及一些细节情况说了一遍。

    杨前锋感激的说:“这么远都让你打听到了,真有你的,辛苦你了。”

    朱丽娜得意的说:“和吴天保一道开店的那个人原来就在市区最大的一个店里打工,做头发做的还不错,这店里还有我其他的朋友,前天我到这个店里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我这个熟人到李家湾镇单独发展去了,和一个人合伙开了一个店,昨天上午我发动所有的朋友打听,都没有打听到有金水县的人在美容美发店打工,市区没有,郊区我又不是很熟,本想这个工作我没有办法再做下去了,最后抱着无当有的想法去了趟李家湾,没想到还真让我碰到了,后面的经过我上面已经说了。”

    姚昌盛不放心的问:“没有惊动他吧?”

    朱丽娜看了眼杨前锋回答说:“当然没有,不过以我的直觉吴天保这个人极有可能有问题,就是怕家乡人向他借钱,也没有必要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隐瞒自己的身份,你们说是不是?”

    杨前锋和姚昌盛听了同时点了点头,杨前锋说:“你分析的很好,这个吴天保确实有重大犯罪嫌疑,不然我们姚局长也不会这么快带我们赶过来。”

    掌握了吴天保的情况后,姚昌盛立即带领大家去了湖西区公安分局,杨前锋先直接去了刑警大队陈大队长办公室,正好陈大队长在,于是他简单的把情况向陈大队长说了下,陈大看了眼介绍信和工作证就大手一挥说:“我马上派人配合你们去抓人。”因为平时他经常接待和协助外地的同行,所以做事很干脆。

    可这时姚副局长走了进来,记者苏言扛着摄像机跟后面也进来了,杨前锋立即把他们向陈大队长作了介绍,姚昌盛指了指摄像机镜头说:“这个案件是我们省里督办的案件,我们要把破案的每个环节都记录下来,还请陈大队长多多配合我们。”

    陈大队长本来准备派几个人配合一下把人抓到算了,没想到一个小县公安局出门办案搞的这么气派,还带了记者随警作战,立即使他对姚昌盛和杨前锋高看了一眼说:“那我把分管我们刑侦工作的李局叫来。”

    接着陈大队长打电话向他们的李局作了汇报,放下电话他叫了两个同事一道把姚昌盛、杨前锋一行人带到了分局会议室,李副局长跟后也到了会议室,双方互相作了介绍后,杨前锋把案情及这次的任务作了简单的汇报,姚副局长和李副局长都站在自己的位置讲了话,同时提了要求。记者苏言把整个情况收进了镜头,虽然时间不长,整个过程也就十多分钟,但是苏言认为很有意义。

    短会结束,苏言回放了一下,发现里面所有人的形像都很好。

    随后陈大队长亲自带人配合了这次行动。    在去抓捕吴天保的路上,杨前锋和陈大队长坐在一辆车上正在谈着抓捕方案。杨前锋的BB机突然响了,他一看显示屏是朱丽娜打的传呼,上面的内容是:“人在店里,你们直接来,朱丽娜。”

    杨前锋看过后把BB机递给了陈大队长,陈大看了后说:“这人是你安排的特勤?”

    杨前锋点点头说:“也算是吧!”

    “那个地方我熟悉,就不去派出所了,我们直接去堵门抓人。”陈大队长说完自言自语的说:“朱丽娜,朱丽娜。”

    杨前锋问:“你认识朱丽娜?”

    陈大队长笑了笑说:“我初中有个同学也叫这个名字。”

    杨前锋点点头说:“是不是就是她?”

    “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不可能这么巧。”

    警车飞速的行使在路上……

    吴天保今年三十四岁,在他十二岁那年生亲因病去逝了,第二年父亲娶了个带着一个男孩子的后母,后母对他不坏也不好,接着后母和他父亲又生了一儿一女,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穷,二十岁那年父亲见他读书不行,种田也不行,为了让他以后能有口吃饭,就把送到村里理发匠那。让他跟老理发匠学理发,不管怎么讲这也是一门手艺,可吴天保人虽然挺聪明,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学不会理发,跟在老理发匠后面学了大半年,头发理的还像狗啃的一样,后来他干脆不学了,之后的日子里没少被父亲骂,没少看后母的白眼,从此他开始讨厌这个家,想出去闯一闯,虽然村里已经有人外出打工了,但他的心里还是虚的,因为他从来没有出去过,怕出去了生存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