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_作者:骑鲸南去(520)

2019-12-18 骑鲸南去

    村中有个读过些书的秀才站了出来,为常伯宁解了燃眉之急:“这位道长,是这样的。我们村中,近来有桩怪事发生……”

    常伯宁:“敢问何事?”

    秀才道:“……有个孩子,死而复生了。”

    据秀才所言,这孩子父母是家逢水患,逃荒来到此地的。

    住了两三年后,在去岁冬日,父亲前段时间淋雨染了肺痨,母亲贴身照顾,也被染上了。

    夫妻两个先后撒手人寰,只剩下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身体本就不好,父母一去,心伤绝望之际,沉疴愈重,拖了几月,三月之前,也跟着去了。

    村民们把他放在村中祠堂内停了一夜尸。

    他的父母得病去世后,为防肺痨传染,尸身被烧去了。

    这孩子在村中生活多年,村民们觉得他甚是可怜,有心将他葬入村中祖坟,留下全尸,但也有人担心他也患了肺痨,不烧掉尸身,总不安心,争论许久,也是无果。

    听到此处,常伯宁明白了过来:“第二日,他便活了?”

    “可不是。”有村民插嘴道,“第二天就活蹦乱跳的了,可前天明明就断了气的,那么多双眼睛瞧着,怎么会看错?”

    秀才继续道:“而且,这孩子醒来后,前尘往事,一样不记得了,人也变了不少,言行举止都像个读书人,斯文有礼,简直像被什么脏物附身了似的……”

    “就算是鬼,是个好鬼呢。”有个年轻人补充,“两天前,我家阿虎贪玩,在山里崴伤了脚,是他把人背回来的,指不定是什么天上的小文曲星下凡了?”

    秀才也道:“是,他好像是知晓自己奇怪,便叫我们莫怕,自己躲在山中,说不会轻易出来吓到大家。”

    末了,他轻叹一声:“……也不知道是凶是吉。”

    一名青巾包头的少女小声道:“是吉兆吧。他身边跟着一只很漂亮的大鸟呢,看样子像是有祥瑞护佑……”

    如是七嘴八舌一番,秀才问道:“道长,您看……”

    常伯宁沉吟少顷,道:“我想去看看他。”    薄雨连绵时, 常伯宁行于狭道之上,在细细的穿林打叶声中穿过一片松林后, 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山中清河,宽阔达百丈,远眺才能望至彼岸。

    山林岸边皆是空空,不见人迹。

    常伯宁回身看向引路的秀才:“请问……”

    “道长稍安。”秀才走至常伯宁身前,双手拢于口边, 朝碧波荡漾处扬声唤,“……鹤来!”

    这是村民们在商议过后的结果。

    他们决定不可再唤阿虎原本的姓名。

    一来, 人起死回生, 且性情大变, 显然不再是先前之人, 再以生前之名唤之, 总归怪异。

    二来, 此事玄妙, 万一唤起他物, 导致起尸一类的异变,村民们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然而, 擅自为人取名,也有不妥。

    所以, 若是村民有事唤他, 大家会先唤追随于他身侧的白鹤。

    此鹤温良, 颇通灵性, 每每唤它, 少年也就知道是在叫他了。

    果不其然,话音落下,回音尚存,便闻鹤音婉转。

    一叶竹筏划开水波,自彼岸而来,一名少年轻点竹篙,划舟而至。

    少年约莫十二三岁,头发前不久才在山溪里浣洗过,柔软地披在肩上,发梢沾了一层薄薄雨雾,身上并无太多修饰,只是乡村总角孩童常穿的褐色短打,然而论其通身气质,眼中薄光,皆非凡品。

    常伯宁想,如此,难怪村民对死而复生之人不感邪异,更不曾加以驱赶。

    有这样雍容气度的人,哪怕是鬼,若是动手赶走,总感觉失了福德。

    竹筏抵至岸边,少年未曾开口,白鹤便面对常伯宁引起细颈,振翅长歌。

    少年怕鹤鸣声惊到人,忙单膝跪地,揽住鹤颈,轻声说教:“鹤先生,不可无礼。”

    待鹤收敛翅膀,少年方仰头道:“抱歉。惊到客人。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