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末日_作者:甲虫花花(140)

2019-12-25 甲虫花花

    陈金石笑了一下,笑得有点涩,他目光继续看文件。

    于是尧曳继续说:“网络业务方面,我是可以继续跟进的,如果陈总您……”

    陈金石打断了她,指着屏幕上一份材料:“这里不全吧。”

    尧曳看了一眼,说:“这只是调研,具体工作是上海公司那边做的。”

    陈金石又点开另一份材料:“这个呢。”

    尧曳说:“这项目是合作的,这里是上季度的部分总结……”尧曳心里奇怪,她觉得陈金石是在故意问的。但他又不是找茬,而似乎只是想拖延时间——

    犹疑刚刚滑过,尧曳手心里一震,手机响了。

    陈金石抬起眼睛,示意她:“去接吧。”

    手机屏幕闪动,是一个视频电话,尧曳心里知道这是父亲打来的了。

    她走出门外,接通电话。

    ————

    尧曳走的第三天,张晓接受了樊记者他们的采访。

    他坐在几个记者——也不确定是否都是记者,总之张晓端正地坐在几个人对面,一五一十回顾了自己从修火车到开火车回家的经历。

    张晓一边说,对面人一边劈里啪啦敲键盘,越敲越兴奋。快听到结尾时,樊记者抬头问:“那些和你一起搭火车南行的人,来电后你们又有联系了么?”

    张晓摇头。

    樊记者问:“很值得再聚一下啊,也是一起努力奋斗度过困境的,既算是难友,也算是战友啊。来电后再聚首,一定能生出不少感慨的。”

    张晓说:“大家不一定有空。”

    樊记者笑了下:“也是。”他又问,“听你叙述,当时一起开动火车的,一共五个人,对吧。”

    张晓说:“六个人。”

    樊记者赶紧把自己的记录往前翻:“当时车上有一个烧锅炉的淳朴的老大爷,和他充满艺术气息的儿子,还有一个富态的博物馆馆长,一个精干的博物馆员工,加上你,一共五个……”

    “还有一个。”张晓打断他说,“还有我对象,从北京跟我一起的回家的。”

    “奥。”樊记者赶紧又记了几行字。打完他侧头看了眼身边人的电脑屏幕,眼睛一亮,“呦,你这词用得好,难夫难妻,用得好用得好。”他赶紧又丰满了下自己的内容。

    张晓低下头,看到自己平行的两只鞋子,突然觉得自己这样坐着有点像审讯。于是他晃了晃腰,变了个坐姿,搭起了二郎腿。

    樊记者又看向他:“你对象跟你回家了,现在也在这边么。”

    张晓回答说:“对。”

    樊记者问:“能不能再采访一下她?”

    张晓的二郎腿掉了下来,他停了一下,问:“不是说只采访我?”

    樊记者说:“放心,主角写得是你。既然你对象离这么近,顺带着多问一下,还能丰满些内容。”

    张晓看着他,摇了下头,说:“她不喜欢被采访。”

    其他人与樊记者交流两句,樊记者点点头:“好吧,也差不多了,那就不多采访了。”他放下电脑站起来,充满笑容地说,“最后,给小张兄弟拍几张照吧。”

    张晓立即将姿势坐正了。

    樊记者看了看,说:“别在这屋子拍,咱们去铁轨附近拍几张。”

    樊记者和一个背照相机的与张晓一起来到火车站附近,挑了个能同时看到铁轨与火车的地方,给张晓咔嚓咔嚓来了几张。

    樊记者凑头从相机里检查了下照片,喊着说:“小兄弟别那么严肃,一直皱着眉头。”他仰头看太阳,“是不是这太晒了啊?”

    樊记者视线找其他位置,一回头,看到张晓把手里拿的黑色棒球帽带上了。

    他眯眼一瞧,赞美道:“好,戴上帽子挺精神的。就这样拍吧。”

    照相的又连续来了几张,樊记者检查一下,说:“行,这照片就可以用了。”

    收拾好东西走人时,樊记者说:“我开车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