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_作者:宝禾先生(26)

2020-01-03 宝禾先生

    “一卡通都是一个样子,但贴上卡贴之后就不一样了。”他笑道。

    那两张卡贴看起来差不多,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红色的。

    “你要哪个?”他问。

    我想了想,选择了蓝色的那张。

    这家伙总是热情满满的样子,感觉红色很适合他。

    “我也觉得蓝色很适合你呢。”他笑道,“有种上善若水的感觉。”

    孔论之前已经在卡里充过钱了,所以我们两个轻而易举便通过了关卡。

    接下来就是乘车了,左右两边都有列车通行,我们分辨了好久才判断出该上哪一边的车。

    车上人很多,大家几乎都贴在了一起。

    “抱歉啊,我没想到地铁人会这么多。”孔论小声道。

    “上都上来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道。

    列车驶出站台,他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我忙把他扶好。

    “站不稳还不知道扶着。”我嘟囔道,“没地方扶的话,扶着我不就好了?”

    车厢里冷气开得很足,但孔论的手却很热。

    他手心的热度传到我身上,连带着我脸上也觉得热乎乎的。

    “你脸怎么这么红啊?”孔论问道。

    “我热啊……你热吗?”

    他手这么烫,应该也挺热吧?

    “我感觉还好,车厢里挺凉快的。”他道。

    我们两个陷入了沉默,眼睛盯着车门上方的站牌,在心里默默算着还有几站。

    不知过了多久,孔论忽然笑了一声。

    “笑什么?”我问道。

    “感觉列车起动时的声音好有趣啊。”他道,“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我侧耳细听,总感觉这个声音在什么地方听过。

    “有点像是风吹过塔尖的声音,不过没有铃铛的响动。”我道。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在很高和很低的地方,居然能听到同一种声音。

    “话说你是第一次去孔庙吗?”孔论忽然问道。

    “是啊。”我道。

    我是《道德经》的书灵,并不属于儒家思想体系,去孔庙参拜难道不会显得很奇怪吗?

    “其实……我也没有去过孔庙。”孔论喃喃道,“明明是回自己家,却被当成客人来招待。”

    所以孔论实际上并不喜欢去孔庙?

    那他又为什么要答应我的邀约呢?

    “因为这次有你陪我啊。”他笑道,眼睛弯成了月牙的形状,“就当是回家见家长了。”

    我总感觉他这个形容有些微妙,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他就赶忙解释道:“那个……我想让他知道我跟《道德经》成了朋友……毕竟孔子和老子也算是有交情。”

    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竟到了微不可闻得地步。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有交情就是有交情。”我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问题。”

    “是探讨。”孔论纠正道,“两个人一起探讨问题。”

    不知道这家伙看到了什么,表情忽然变得有些奇怪,好像在努力憋笑一样。

    “怎么了?”我问道。

    他看了我一眼,笑意再也忍不住了,小声道:“你居然没有把衣服的标签摘下来。”

    标签?

    我没太明白他的意思。

    他一手扶着我,另一只手扯了扯我裤子上系的小纸片,道:“这东西是要摘下来的。”

    看他的表情……我这是又闹笑话了?

    “你也没告诉我要把这东西摘下来啊。”我小声抱怨道,“我还以为这是裤子的一部分呢。”

    “好好好,怪我。”他道。

    后来几经波折,我们终于到了孔庙。

    孔论看起来很开心,然而就当他要进去的时候,门口的人却把他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