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你不是一直在摆弄那些花?”
“我经过窗边时,不留神听到了两句。”我说着,掩饰地岔开话,“公子,主公及大长公主想来已是安排妥当,公子依计行事便是,何苦违抗?”
“妥当?”公子道,“若是妥当,母亲将两位嫂嫂和侄儿送走做甚?”
我急道:“公子就算去了宫城之中,可做得何事?公子已非朝官,亦不似子泉公子一般统帅殿中侍卫,只怕去了也无多裨益。”
“殿中卫士全数加起来也不过八百,内宫中最缺的便是人手。”公子神色坚定,“此事一损俱损,无人可苟全,便是躲在府中,亦不得置身事外。如今圣上、太后及母亲在宫中如深陷囹圄,我岂可袖手而待,全无作为?”
我无言以对。
这话听上去跟他在遮胡关时一样执拗。公子的性情我知晓,一旦有了决断,九头牛也拉不回。
然而这般状况,于我而言却是棘手。若我随公子入宫,今夜必然要困在宫城之中,荀府那边……
“霓生,”过了会,公子忽而又道,“你不必随我去。”
我讶然。
“你即刻收拾些细软,到白马寺去。”公子看着我,低声道,“天明之后,你若闻得荀氏覆灭之事,便可回来。”
我看着他,片刻,问:“若不然呢?”
公子沉默了一下,道:“若不然,你有多远便走多远,莫再回来。”
我听着这话,有些怔怔。
心头忽而生起些道不明的滋味,像是被什么捏了一下。
这就是我觉得公子最好的地方。我虽是桓府买来给他挡灾的,但他从不理所当然地将我的的性命当草芥般轻贱,便如现在,即便他前途未卜,也仍然会想到我的安危……
“公子……”我犹豫了一下,道:“我随公子去。”
公子却弯了弯唇角,摇头:“听话。”
他的声音比往常温和,仿佛微风,蓦地触在心头。
公子说罢,深深看我一眼,转身离开。 直到他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 我仍站在原地, 有些怔怔。
公子的提议其实甚好。我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光明正大地离开桓府去找曹叔,直到把事情办好了才回来。
申时以后,路上便要戒严。故而事不宜迟, 我应当现在就去准备,在公子离开之后就出门。但想着这些,我却心猿意马。
今夜最凶险的地方, 毋庸置疑就在宫城之内。
心里一个声音道, 只要守住内宫,荀尚断无翻身之机。你眼下最为紧要的,是与曹叔会合,合力取回祖父的书。
可另一个声音又道,就算胜算已分, 内宫中说不定仍有恶战,公子此去已有赴死之志, 万一……
——“听话。”
公子方才的声音犹在耳畔。
冤孽……
心中长叹一口气,我将心一横, 走出门去。
*****
公子将管事叫来,将府中的事务交代了一番,方才登车。
当我气喘吁吁地跟着坐进车厢之内时,公子瞪着我, 满是惊诧之色。
“你来做甚?”他皱眉道。
我将额头上的汗拭去, 镇定道:“我说过, 随公子入宫。”
公子冷下脸,不与我多言,拉开车帏:“林勋!”
“我方才卜了一卦,公子莫不想知晓是凶是吉?”
公子愣住,看向我。
我也看着他,面带微笑。
那双眸中的锐利之色终于收起,公子看着我,无奈地坐了回去。
“公子。”这时,林勋走了过来,问,“公子唤我?”
“无事。”公子道,“上路。”
林勋应下,未多时,马车辚辚走起,离开了桓府。
风从车窗外吹进来,一阵清凉,将我方才疾奔出来的汗气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