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_作者:海青拿天鹅(545)

2020-04-04 海青拿天鹅

    “确是黄遨无疑?”

    “自是无疑。”公子的声音中有些诧异,“殿下以为有诈?”

    秦王道:“不过有些惋惜罢了。元初与黄遨那一战,以动治动,出奇制胜,若无先帝遇刺之事,必为天下传颂。”

    公子谦道:“殿下过誉。”

    秦王叹道:“元初每每出战,皆有大胜,可见元初之志,实不在官场,而在沙场。”

    我听到这番言语,虽觉得秦王大约又打着拉人的主意而吹捧,但这话说得的确不错,秦王对公子的想法猜得甚是透彻。

    公子道:“无论沙场庙堂,皆在下报国之地,并无差别。”

    秦王道:“然当今之世,若要报国,仍需得将兵驰骋。”

    这话里似乎藏着些别的意思。公子显然也听了出来,道:“未知殿下此言何意?”

    “邺城都督手握重兵,把守一方门户,元初此番辞官,孤以为实在轻率。”秦王的神色和声音皆是平静,“不过不久之后,当另有转机,望元初抓紧才是。”

    公子讶然:“转机?”

    秦王却不多说,望了望外头的夜色,莞尔道:“今日与元初相聚,孤甚欣慰,时辰不早,孤就此告辞。”说罢,他从席上起身。

    公子亦起身,向秦王行礼,而后,亲自送秦王出去。

    我见状,亦不再久留,看外头庭院无人,赶紧溜走。

    回到屋子里,不久之后,公子也回来了。

    果然,他迫不及待地将秦王刚才在堂上说的话告诉我。

    我随着他在榻上坐下来,一边听着他说,一边给他盛上茶。

    公子说了一会,停下来喝一口茶解渴,忽而看着我:“你方才一直在这室中?”

    我也瞅着他,面不改色:“当然是。你教我定要留在此处,我便留在了此处。”

    公子道:“那我说这么许多,你怎全然无吃惊之色?”

    我不以为然:“秦王又不是神仙,他的想法有甚难猜。”

    公子抬眉,来了兴致:“哦?你猜猜他还说了什么。”

    有甚好猜,小儿一般……我腹诽着,心底却是一阵甜。因为我知道,他只有在我面前才会这样。

    我想了想,故意道:“秦王说了他为何回京?”

    “不曾说。”公子摇头,“不过他提起了你。”

    “哦?”我问,“他说了我何事?”

    公子道:“他猜到了你祖父就是楚国的云先生。”

    我露出讶色:“真的?他如何说?”

    “未曾说细说,大约只是从二者都姓云生出些猜错。”公子说着,停了停,道,“他还说起一事,我甚是不解。”

    “何事?”我问。

    “秦王说当今之世,须得手中有兵。还说我那邺城都督虽辞了,但兴许不久会有转机。”公子眉头微微皱起,“霓生,以你之见,秦王可是预备着做何事?”

    我知道他心里所想,摇头:“不会。就算秦王有篡位野心,也不必亲自动手。京城里的这些人 ,哪个是安分的,还不如等一等,待闹起来些,秦王再领兵戡乱岂不美哉?三年前先帝病重,秦王受大长公主数次邀请,保证内应,方才领兵至此。如今秦王还未去辽东,兵权尚未回到手上,他更不会轻举妄动。至于他对你说的那什么转机……”我停了停,道,“我虽也想不出那是何意,但此言不假。你也曾说过,要在朝中立足,不可无兵马。这些年,你虽数次将兵出征,但皆临时委任,归朝后仍是文官。若非先帝遇刺,你留任邺城都督乃是甚好。”

    公子颔首:“我亦是此想。”

    二人说了一会话,见天色不早,各自去洗漱,准备歇息。

    说实话,我一直蠢蠢欲动。

    先前我与公子半途被秦王搅局,教我十分恼火,仿佛一只饿极的猫盯上了一盘烧肉,正要下爪去顺走一块,却眼睁睁地看着肉被人端走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