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古董会说话_作者:兔耳齐(41)

2020-05-12 兔耳齐

    古画轻轻一笑,柔声道:“它唱的是《长坂坡》里的赵云的唱段,《长坂坡》唱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

    靳木桐这才恍然:“啊……原来是三国里的赵云,不过还真是没想到,它唱的还是蛮不错的。”

    画笑了笑:“是不错。”

    小老头听到夸奖,忍不住道:“这出戏除了唱,念、做、打的基本功要求也非常高,这是武生重头戏,可一点都不容易呢。我是只会唱,不过我可是见过唱念做打都绝佳的人哩!”

    这模样把靳木桐逗乐了,她想起方教授说的,这瓷杯底部的款识是赠给一位京剧大师的师父,而小老头也会唱京剧,便好奇问道:“你之前哼唱的那些都是那位叫袁荣寿的师父教你的?”

    小老头摇头:“我陪在袁师傅身边的时间很短,在我被烧制好送给袁师傅以后便被他转赠给他的徒弟了。”

    “哦?”

    “其实说起来,那个小家伙还真不容易呢。”小老头眸中带着怀念,嘴角忍不住噙着一抹笑意,徐徐的讲道:

    “那还是光绪年间的时候。”

    庆园楼。

    这是一间古朴的房间,房间的陈设非常简单,一个身材瘦长,京剧武生扮相的少年坐在凳子上,正在对着镜子卸妆。

    只是他脸上的妆已经花了,两行泪在俊俏的脸上留下了印记,看上去又是可怜,又是狼狈。

    “叩叩叩……”门响了。

    少年短暂犹豫以后,还是开门。

    “师父……”他毕恭毕敬的将一位面相较为严厉的老者迎了进来。

    袁荣寿走进屋里,在床沿坐下。

    少年拘谨的站着。

    “坐下吧。”

    少年垂首:“师父……你是不是来赶我走的,对不起,我给您老丢脸了。”这话一说完,他瞬间眼睛又红了,鼻子一酸,眼泪吧嗒吧嗒落在地上。

    他是一个孤儿,七岁那年被师父收留,又是师父的第七个徒弟,所以师父一直叫他小七。

    师父教他唱戏,给他开蒙。直到今年,他已经十二岁了,终于等到了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

    今天上台唱的戏是他学的第一出戏《淮安府》,大家的状态都非常好,大师兄饰演的贺仁杰一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彩。

    他是第四场上,饰演的是一个跑龙套的小道士,台词也没几句,这原本也难不倒他的,可他在台上,就要张嘴的一瞬间,却什么也念不出来。

    演丑角的六师兄急得拿胳膊肘戳他:“小七,到你了。”

    他也急,可越急,就越唱不出来,台下的观众嘘声一片,让班主都下不来台。

    他第一次上台……就闯了大祸了……

    袁荣寿看着自己这个小徒儿,叹口气:“小七,我跟你父亲是过命的交情,当年你父亲重病弥留之际,将你托付给我,我别的本事没有,只能凭这门手艺混口饭吃,你跟着我这些年,也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如今好不容易第一次登台,我都还没放弃你,怎么,你就要放弃你自己么?”

    少年没脸看师父,只看着地下,好半天才嗫喏道:“师父……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上台就一句都唱不出来了。”

    袁荣寿平时不苟言笑,对自己的七个徒弟从严要求,毕竟这个行当从小就得吃很多苦,严师方能出高徒,此时他却嗓音放柔,伸手揉了揉小七的脑袋:“小七,当年我初次登台,也唱不出来,那时候我比你现在还大一岁呢,下了台,我也哭了一鼻子,那时候我师父告诉我一个方法,很奏效。”

    “什么方法?”少年呆呆的问道,他成功的被师父吸引了注意,师父那么优秀的人,也会有唱不出来的时候吗?

    袁荣寿笑了笑,拿出一个盖碗茶杯,放在了徒弟小七的桌子上,说道:“我师父给了我一个杯子,让我对着杯子练,假装它就是我的观众。之后上台之前,我总要泡一杯龙井润润喉,台下的观众都是那只杯子,我便唱的出来了。”

    少年脸上的表情有些疑惑,眸中却闪过一丝希望:“师父,这方法真的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