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忍不住拍了拍额头,叹了一声道:“果然,跟你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连我都染上了你的蠢病,没救了啊!”
朱瞻基瞪了杨少峰一眼,冷笑道:“如果一直没有人来兑换呢?毕竟在边市城和其他地方不同,宝钞比银子好用。
现在我担心的跟李行长一样,就怕等到年底的时候会出现大规模的兑换,而这里又没有足够的银子兑出去,到时候麻烦更大。”
杨少峰则是嘿嘿笑了一声道:“很麻烦么?现在的情况明摆着,就算是有人来兑换,多半也是要兑换一些零零散散的铜板,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现银兑换。”
朱瞻基道:“那你还弄来五百万两的现银?”
李倦同样好奇的望着杨少峰道:“下官也确实想不明白,杨提举为何要如此?要知道,自从知道要拨出这五百万两的现银之后,夏部堂已经好几天都吃不好睡不好,估计整个人都得瘦上几斤。”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道:“一方面就是为了让他夏老抠瘦上几斤出出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着真有人大规模的挤兑。
另外,这里是支行,未来鞑靼和瓦剌那边也要再开设分理处,肯定还要再调一部分的现银到那里,再加上年底可能出现的挤兑,这五百万两可就算不上什么了。
别忘了,现在边市城每个月的税款就有上万两,真到了年底,搞不好这五百万两都不够用!” 如果说由45个字母组成肺尘病已经让许多人绝望,那么真正令人绝望的是肌联蛋白这四个字的英文名字,其长度足有189819字母!
而汉字跟字母类文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汉字完全可以用简简单单的字互相组合来形容一件新奇的事物,完全用不着再把一堆字母重复组合,以至于词汇量越来越多,单词长度越来长。
比如银行这两个字,一个银代表了银子,肯定是跟货币之类的有关,而另外一个行字,则是代表了行当,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忆。
最起码,边市城的商人们就很容易理解并且接受,再加上林羽这个商人之中的二五仔暗中宣扬,渐渐的就有人找上门来进行宝钞与铜板的兑换,让原本打算着一壶茶水混一天的李倦有些失望。
倒不是已经有人开始准备变现跑路,而是因为大明宝钞本身的面值和市面上的物价本身所决定的。
按照明朝中期的物价来计算,一百公斤大米约合一两白银,一斤只合到五文钱,一只好几斤重的大公鸡也只需要二十文钱,永乐年间的物价则是要更低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寻常百姓家里用到一百文面值宝钞的时候,几乎等于零。而商人用到一百文宝钞的时候确实不少,但是用到铜板的时候却是更多——总得给人家顾客找零吧。
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兑换铜板和现银的业务变得越来越多,银行里面也终于有了几分忙碌的景象,甚至还出现了排队等候的现象。
朱瞻基透着二楼的窗子打量了半晌,然后才对着李倦道:“怎么样?”
李倦摇了摇头道:“跑来兑换现银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之当初预计之中的人数,还要多上一些。”
朱瞻基道:“城中的?城外的?”
李倦伸手指了指外面,开口道:“城外的。从前几天的情况来看,城里的那些商人们大都是跑来兑换一些铜板,鲜有兑换银子的,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估计下官带来的这五百万两银子倒没什么用了。
但是从最近这两天的情况来看,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跑来兑换现银,而且都是十贯十贯的兑,想来就是外面来的。”
伸手挠了挠脑袋,李倦又有些迟疑的道:“只是下官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人兑换银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这边市城,银子远不如宝钞好用,很多铺子现在干脆就不收现银,莫非他们是打算兑了带回去?
可是这也有些说不通,毕竟一个人只能带十贯宝钞出来,就算足额兑出了十两现银,可是加上路上的那些花销,下官总感觉有些划不来?”
琢磨了一会儿,李倦又接着道:“要不然,就是这些铺子打算暗中把宝钞兑成银子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