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完,朱老四瞧着杨少峰依旧有些担忧的模样,忍不住嘲笑道:“干什么?怕朕会卸磨杀驴?放心,你这头驴还有大用,身上又没几两肉,朕还舍不得宰了你。”
听朱老四这么一说,杨少峰也就放下了心来。
确实,一千万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大明国库想要拿出一千万贯的宝钞很容易,但是想要拿出一千万两的现银,就算是把夏原吉给敲骨吸髓,估计也凑不出来。
但是一千万贯又不多——最起码,整个大明在永乐十三年和永乐十四年的税收,就已经远远超过一千万贯的价值,朱老四也确实损失得起。
现在唯一不太确定的,就是朱老四到底想通过修建都城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户籍制度?商税?徭役?还是其他的什么?
杨少峰自问不算太笨,但是杨少峰也很清楚的知道,论起心机和谋划之深远,就算十个自己捆起来也未必能比得过朱老四这种狠茬子。
……
边市城总是这个样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场雪,而且丝毫不会顾忌朱老四这个皇帝也在边市城。
扬扬洒洒的雪花漫天飘下,将整个天空都笼罩其中,街上的行人小声的咒骂着这见鬼的天气,或是翻出油纸伞遮在头顶,或是干脆任由漫天的雪花飘落在身上。
杨少峰毫不在意的走在前面,身上的狐裘片雪不沾,身后的夏原吉不时小声骂上两句,偏又舍不得花钱去买这般的狐裘,只能时不时的甩甩胳膊,将身上的雪甩下去。
自从在提举司吃过了午饭,又找杨少峰单独谈过了之后,朱老四就不再去想什么新都城的事情,而是打算好好逛逛这边市城。
对于朱老四来说,边市城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包括住在城里面的鞑靼人和瓦剌人,还有那些从大明各地跑过来的小商小贩们。
如果说京城和顺天府更多的是沉稳,那么边市城则是活泼。
这里的行人也好,还是路边的那些小商人们也罢,脸上更多的是带着期盼和希望,而不是像京城和顺天府的百姓,脸上更多的是麻木。
这种极为鲜明的对比,让朱老四越发的肯定了自己的选择——边市城都能被杨少峰给搞成这个样子,没道理搞不好都城。 永乐十五年的新年,杨少峰是在边市城度过的,陪同者有狗子,还有被朱老四从京城调过来的刘航。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时响起,空气中慢慢飘来硝烟的味道,和桌上丰盛的饭菜味道混在一起,让年味更重了几分,屋子里的气氛却又凝重了几分。
对于刘航来说,眼下这种情况,难让人不误会——在边市城出现之前,自家老大可是两次带着马仔跑到草原上砸场子,而鞑靼和瓦剌两家与时不时的就跑到边境上面搞点儿事情出来,只不过都是一些所谓的“小打小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再怎么小打小闹,也是实打实的争斗,是会死人的——被大明各种封锁的鞑靼和瓦剌想要活下去,就只能跑到大明来劫掠,而大明的卫所士卒和百姓们,自然也不想被劫掠。
虽然朝堂上的大佬们都很好奇,杨少峰究竟是怎么说动朱老四开放边市的,但是自从边市城出现以后,鞑靼和瓦剌就算是消停了下来,别管是阿鲁台还是马哈木三兄弟,都更多的选择了通过边市贸易来解决部族的需求,而不是选择战争来解决问题。
如今等到边市城开始扩建了,新的城墙也建设完毕了,原本的提举司衙门也升格为边市府衙门,杨少峰却忽然要调回到顺天府去,而自己却又被派过来担任边市府的府尹……
如果碰上心胸宽广的还好说一些,如果碰上个小心眼儿的,那自己的这番无论怎么看像是来摘桃子的行为,到时候可就容易结下仇了。
刘航端着酒杯,向着杨少峰敬了一杯,说道:“状元公折腾出好大一番事业,到头来却是下官来接手,下官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面对着刘航这种一副自己来摘了桃子,简直万分对不住的模样,杨少峰颇有些不以为意的说道:“我跟你说啊老刘,你也不用不好意思,也别觉得是自己来摘了桃子,那些都是扯蛋,就算你不来,陛下也得派别人来接替我,好让我回顺天府去当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