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边市城嘛,现在的情况就这么明摆着,除了城墙,原来就已经建好的小城内部和后来建好的学堂之外,剩下的地方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想要完全建好,估计最快也得个五六年的时间。
至于想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让周围的鞑靼人和瓦剌人都入住城池,将原有的游牧习惯改为固定的草场放牧,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算快的了,所以老刘你也别觉得怎么样,这边市城还有的头疼呢。”
听杨少峰这么一说,刘航才算是放下心来——自己身上的杨系标签很浓,如果杨少峰对自己有了想法,那自己以后的官路就算是到头了。
刘航又敬了杨少峰一杯,笑着道:“状元公放心,下官在这边市城,绝不会擅改状元公定下的规矩,等五年之后,状元公可再来边市城一游。”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扯里帖木儿和把安台他们几个,你也算是认识了,梁经纶和齐慕堂还有程汉这些人,你也算是认识了。
梁经纶为人刚直,略带着书生意气,齐慕堂却多了几分机变。至于程汉,此人行事也颇有分寸,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这几个人用好了,边市城里面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刘航点了点头,试探着问道:“那商税之事?”
杨少峰道:“商税之事照旧。吴明虽然跟着我一起走,但是肯定会有新的人手来接替这一摊子事情,你也不用管太多,让锦衣卫的人和梁经纶、齐慕堂他们一起去收商税就是了。”
笑了笑,杨少峰又接着说道:“现在最关心边市城的,其实是咱们那位陛下,他老人家绝不会允许边市城出现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你倒成了最轻松的那个了。
不过,修路这件事儿,千万不能马虎,哪怕是有人说了什么,你也得坚持下去,包括边市城到鞑靼和瓦剌的那四座小城之间的路,还有边市城到万全右卫的路。”
刘航用力的点了点头,向杨少峰保证道:“状元公放心,下官知道这几条路的重要性,一定全力保障这几条道路的修建。不知道除了这些,状元公可还有其他的交待么?”
沉吟了一番,杨少峰才开口说道:“公平。边市城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在试着融入大明,大明也在尝试着接纳这些鞑靼人和瓦剌人。
不管是对于鞑靼和瓦剌,还是对于大明,这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而这个尝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互相试探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明的百姓更容易产生一种骄傲和俯视的态度,而鞑靼人和瓦剌人则是更容易产生试探、怀疑的情绪。如此一来,公平和公正,就显得很重要了。
比如,鞑靼人和瓦剌人违犯了大明律,你能否完全按照大明律来进行处置?如果同样违犯大明律的是大明百姓呢?
如果偏向大明百姓,很容易就会让大明百姓更加的骄傲自满,而鞑靼人和瓦剌人则会离心离德;
如果过度的偏袒鞑靼人和瓦剌人,那后果就更可怕了,不仅仅会让大明百姓离心离德,而且会让鞑靼人和瓦剌人产生一种你在求着我的心态,搞不好就会仗着这份偏袒来搞风搞雨。
所以说,不偏不倚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真要做到这四个字,却是困难无比。
但是同样的,真正做到这四个字,让鞑靼人和瓦剌人知道,我们是拿他们跟大明百姓一样对待,他们心里也就更容易接受我们,而不会产生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
刘航点了点头,应道:“下官一定尽全力做到这四个字!”
刘航接手边市城的速度很快,梁经纶和齐慕堂等人也知道刘航在辽州水灾之时曾和杨少峰一起拼命救灾,身上的杨系标签很重,所以倒是很容易就接纳了刘航。
而锦衣卫派来接替吴明的百户也已经早早的到位,跟着吴明在边市城里走了几圈之后,大概也对边市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杨少峰倒是不担心这个新来的百户会搞事情。
因为锦衣卫大头子纪纲的关系,或许还有杨少峰未来岳父就是锦衣卫十四千户之一的关系,再加上当初杨少峰曾经把黑龙十八手等功夫教授给锦衣卫,也算是有一份香火情,所以整个锦衣卫上上下下都没把杨少峰当成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