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_作者:天煌贵胄(382)

2020-05-19 天煌贵胄

    想了想,杨少峰干脆说道:“杨某也知道朝鲜国库空虚,而且大君也不太愿意贷款,所以这几天一直在想着,有没有别的法子能解决这个问题,倒也真让杨某想出来一些。”

    李祹满脸喜色的问道:“不知是什么法子?”

    杨少峰道:“大君应当知道遣唐使的典故吧?虽然如今倭国不再派出遣明使,但是朝鲜却可以派来,待这些人学成之后回到朝鲜,不也能达成大君的目的?”

    李祹却又忍不住失望了起来——杨少峰劝着李祹贷款的时候,李祹想的是杨少峰肯定是要坑自己,倒不如派出遣明使来大明学习,这样儿反而更省钱。

    但是当杨少峰提出来让朝鲜派遣明使来国子监学习的时候,李祹却又迟疑了起来——这跟原来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等到这些人学成之后,还愿意回到朝鲜吗?来的都是贵族,就算是他们赖在大明不回去,自己又有什么好办法?

    再想想顺天府的道路,还有杨家庄子的道路,李祹的心中忍不住又羡慕起来,甚至还想到了这些道路修通之后的好处。

    杨少峰见李祹的脸色来回变幻,忍不住笑道:“大君?不知大君在想些什么?”

    回过神来后,李祹试探着问道:“忠宁还有一事不明,望状元公能不吝赐教?”

    杨少峰笑道:“大君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杨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祹道:“忠宁这几天一直都在想,顺天府和杨家庄子的道路似乎都特别宽阔?较之大明其他州府简直宽了太多,这到底是为什么?”

    杨少峰笑道:“大君的这个问题,杨某恰好知道一些,所以就斗胆说几句,若是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还请大君见谅。”

    李祹道:“请状元公赐教?”

    杨少峰笑眯眯的指了指醉仙楼,又指了指杨家庄子的方向,这才开口说道:“道路宽了,能走的马车和人就多,财货转运的速度就能加快。

    而在这个国程中,百姓受益,商家受益,国库收税,岂不美哉?”

    望着频频点头的李祹,杨少峰忍不住笑了——上车了,下一步就是把车门焊死,然后给他安排轮椅!    李祹成功的被杨少峰给带到了沟里,一如当初的扯里帖木儿和阿鲁台等人。

    理论上来看,杨少峰说的没错,好的道路能加快财货的流通,能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更方便,同时还能让国库收到更多的商税——但是,这一点是针对大明来说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边市城的毛毯和煤炭都是好东西,大明出产的烈酒和香水也是好东西,有完善的道路交通,确实能加快这些东西流通的速度,从而让国库收到更多的商税。

    可是朝鲜呢?

    天气预报只要一句明天全国晴或有雨就能解决,两个小时的路程算是出趟远门,要是不小心犯了罪,随便一个流放三千里就直接出国了……

    说的再直接一点儿:朝鲜有那么多的财货需要流通么?有那么多的商税让国库去收么?如果发生战争……

    然而问题在于,杨少峰的这套理论在没有真实的实践之前,谁也找不出其中的错误来,因为边市城和顺天府就是明摆着的正面例子,暂时还没有反面例子摆出来。

    莫斯曾经说过,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现在的李祹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切迷住了双眼,在百姓受益,商家受益,国库收税这十二个字的蒙蔽之下,又怎么可能看得到其他的事情?

    要想富,先修路,这六字真言自打杨少峰说出来之后,就深深的印到了李祹的脑子里面,怎么抹也抹不去了。

    但是崇巽先生说的好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马爸爸也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可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制约着李祹的就一点。

    钱。

    《增广贤文》有云: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