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_作者:天煌贵胄(383)

2020-05-19 天煌贵胄

    朝鲜的体量就在那里摆着,就算李祹想要跟杨少峰一样折腾,实际上也没有那个可能,就算是把杨少峰放在李祹的位置上面,估计也只能干瞪眼。

    无他,大明的体量就在这里摆着,而且朱老四敢放手让杨少峰去折腾,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大明赔得起,朱老四也兜得住。

    可是朝鲜赔不起,李芳远也兜不住。

    尤其是杨少峰现在绝口不提贷款的事情了,李祹就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心里的想法了——莫非,杨少峰并不是打算坑朝鲜?而是就那么一说?

    琢磨了半晌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李祹只得无奈的笑了笑,叹了一声道:“要想富,先修路,状元公之言,当真是一针见血。

    可是状元公却有所不知,朝鲜国小民寡,想要像大明这样儿修路,却是想也不用想,国库根本就负担不起,若是一味强行修建,到时候别说修路了,不处处烽烟就算好的了。”

    杨少峰摇了摇头,说道:“难道说,大君只看到了其中的风险,却看不到其中的好处么?”

    见李祹依旧一脸懵逼的模样,杨少峰放下手里的酒杯,向着工地的方向指了指,笑着道:“钱这个东西,不能流通起来,那就是一潭死水,跟废纸也差不了多少。

    大君看这顺天府的工地上面,无论一天支出的钱有多少,这些钱其实还在大明,只不过是从户部的国库到了民间,到了商人和百姓的手里。

    商人拿到了钱会去做买卖,百姓拿到了钱,要么存了银行,要么拿来买东西。被百姓们存到银行里面的钱,银行可以拿来投资赚钱给百姓利息,百姓拿钱买东西,商人又需要交商税,所以这些钱最后又会流回到国库里面。

    在这个过程里,生产出来的物资变得更多,百姓手里的钱也变得更多,国库也更加的丰盈,可以说,这是一个从国库到最底层的百姓都在受益的链条。”

    然后李祹继续懵逼——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想挑毛病却又挑不出来,但是仔细想想,却又感觉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

    琢磨了半晌也没得出个结论,李祹依旧长叹一声,说道:“忠宁与状元公不同。状元公的身后是大明,国力横世无匹,可是朝鲜国小民寡……”

    杨少峰干脆摊了摊手,说道:“恕在下爱莫能助了。大君或许有所不知,大明这些年连年对外用兵,又大修边市城和顺天府两座巨城,已经掏空了国库的最后一文钱,夏部堂如今天天喊着国库里空得能跑老鼠,就算想要帮助朝鲜,其实也很为难。”

    见杨少峰依旧不再提起贷款的话茬,李祹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一脸期盼的问道:“既然大明的国库也无力支撑,那之前状元公所说的银行贷款是?”

    你个小棒子再忍啊,不是不上钩么?现在怎么忍不住了?安排!

    向着李祹笑了笑,杨少峰这才开口说道:“大君有所不知啊,这国库是国库,银行是银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李祹一脸懵逼的问道:“难道银行不归国库管辖么?”

    “银行归国库,但是银行却又不是国库,”杨少峰慢慢的解释了起来:“国库里面所能动用的资金,全部来自于赋税,所以怎么花,干什么,只需要按照朝堂的决定来做就行了。

    而银行里面的资金,却多数来自于百姓存进去的钱,不能让户部任意支配,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国库里面没有多少余钱,而银行里面却有大笔银钱可以调用的情况。”

    终于弄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李祹忍不住又接着问道:“如果朝鲜向银行贷款呢?而且贷的金额有点儿大?”

    杨少峰笑道:“刚才我已经跟大君说过了,银行本身的钱来自于百姓,所以不能像国库一般随意,必须得有抵押担保才能放款。

    至于大君所说的金额有点儿大,却不知道有多大?一万万贯?还是十万万贯?不瞒大君,哪怕是大君想要借贷百万万贯,只要能拿得出相应的抵押和担保,银行就能准备好百万万贯的宝钞。”

    实在不行还能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