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陈二一脸懵逼的问道:“别人去得,偏我去不得?”
陈王氏道:“对,就你去不得,除非你不想赚这工地上的工钱了。人家状元公是东家,人家怎么说,咱就怎么办,让你读书是好事儿,求都求不来的机会,你还想闹腾?你脑子让驴给踢了啊?”
眼看着陈二不吱声,陈王氏又接着道:“你不吱声,我就当你默认了啊。”
陈二哼哼叽叽的道:“知道了,我听你的,不闹腾,老老实实的读书去,回头给你考个秀才回来。”
“德行!”陈王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咋又愿意听我的了?还是说你想考个秀才公,再纳几房小妾?”
陈二黑着脸道:“胡说八道!老话都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我就觉得你挺贤的,听你的准没错。”
脸色忽然之间就红了起来,陈王氏忍不住带着几分羞赧,呸了一声道:“年前你不是说过了上元节就开工的么,这眼看着也没几天的时间了,你好好在家歇歇,把精神头都养足了,等上工的时候好好干。我想过了,咱们现在有一处院子,以后再给娃子买一套院子。”
吃饱喝足的陈二嗯了一声,点点头算是应下了,等陈王氏将桌子都收拾完了之后,趁着陈王氏不注意,一把抱起陈王氏,嘿嘿笑着道:“咱再努努力,多生几个娃子!”
“灯!灯还没灭呢!” 永乐十六年正月十六,天色刚蒙蒙亮起,顺天府城里城外的百姓们养的那些大公鸡就开始扯着脖子打鸣,紧接着狗子们也狂吠起来,誓要把公鸡的叫声给压下去,被扰了清梦的百姓们各自穿衣起床,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陈王氏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陈王氏现在一天赚的钱能顶得上陈二好几天的工钱,但是陈王氏依旧喜欢每天早早的起来给丈夫和孩子做饭,每天从打发了丈夫去工地上工,陈王氏就开始盼着丈夫能早早的下工回来。
淘米,添水,生火,一股股的炊烟从小小的灶台里面升起,熏得陈王氏忍不住咳了几下。
扭头听了听屋子里面,见丈夫没有被自己咳嗽的声音给吵响,陈王氏这才放下心来,专心的伺候着灶膛里的柴火。
但是陈王氏疼惜丈夫的想法注定要落空,院子外里正就开始高声喊着陈二哥在没在家,陈二在屋里应了一声,气得陈王氏直接将手里的菜刀砍在了砧板上,又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手,然后一边低声咒骂着外面叫魂的里正,一边向着院子门口走了过去。
里正陈小乙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陈二家里的,眼见着陈王氏神色不善,又想着自家媳妇还在陈王氏的幼儿园里面做活,当下只得讪笑着道:“嫂子,二哥醒了没?官府来查访户籍,要重造黄册。我合计着二哥一会儿还得去上工,所以就早点儿带着官府的官爷们过来了。”
听陈小乙这么一解释,又看见跟在陈小乙身后的两个官差和一个秀才,陈王氏的脸色这才缓了下来,打开院门将几人让进了屋子里,又忙着给几个准备茶水。
跟在陈小乙身后的秀才早就打量了一遍小院,见陈王氏要准备泡茶,当即便站起身来,向着陈王氏拱手道:“嫂子自去做饭便好,我等早上都喝足了茶水,这会儿也喝不下哩。”
正说话间,穿戴整齐的陈二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先是向着几人告了声罪,接着便去院子里洗了脸刷了牙,这才快速的回到了屋子里,向着陈小乙和那个秀才行了一礼,问道:“不知小乙哥和这位小相公来寻陈二是?”
那秀才直接笑着道:“陈二哥是吧?我等奉命开始登记顺天府百姓户籍,小乙哥说您今天要去工地上工,所以早早的就拖着我等先过来了,现在咱们就开始登记,这样儿也不耽误你的时间。”
说完之后,秀才就摊开了手中的册子,又取了笔墨出来,开始在册子上记录着陈二一家的信息。
等着信息记录完了,秀才收起了册子和笔墨,又笑着对陈二道:“陛下废除民赋民税的旨意,陈二哥是否已经知晓?”
陈二点了点头,说道:“小乙哥都和俺们说过了,大家伙儿都知道,打从今年开始,民赋民税就不再收取了,俺们有多少收入都归俺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