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向百姓收取赋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收是皇帝的恩情,收是皇帝的权利,哪怕是以后都彻底废除了民赋民税,也不能让别人从中占了便宜,自己更不能吃这么个哑巴亏。
杨癫疯那个混子说的对,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拉着别人一起不开心,自己的不开心就只剩下了一半,心里就会舒坦许多。
所以朱老四前脚派人诏告天下说彻底废除了民赋民税,后脚就把锦衣卫连同杨家庄子学堂、国子监的生员一起给派了出去。
按照朱老四的想法,每三人一组,一个文人负责记录,一个衙门负责带路,一个锦衣卫负责监督,当地的里正再负责领着这个组合去走家串户,这就应该没人再瞒报户口了吧?
夏原吉对此表示支持,甚至觉得早就应该这么办了——早这么干,国库还至于空得能跑老鼠?
无视了夏原吉左一句陛下英明右一句陛下圣明的拍马屁行为,朱老四说道:“等李祹这边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就把匠籍并入到民籍,废除乐户、堕民、伴当、疍户、棚户等贱籍。
凡因靖难而发配教坊司和编入乐户的,一概赦免为良民,编入民籍之中,那些贪腐之辈的亲眷,不在此列。回头朕会颁发诏书,户部也要做好准备。”
夏原吉一脸懵逼的瞧着朱老四,迟疑道:“堕民、疍户之流倒也罢了,乐户……”
朱老四阴沉着脸道:“就按朕说的去做,那小王八蛋不止一次拿这事儿嘲讽朕了。”
夏原吉当即便转换了脸色,大义凛然的道:“陛下拳拳爱民之心,状元公早知陛下肯虚心纳谏,这才敢犯言直谏,何来嘲讽之说?”
朱老四挥了挥手,训斥道:“你就百般回护!夏老抠这个外号便是他给你取的!朕现在不想看见你们两个,你也赶紧去忙你的事情。”
等夏原吉出宫之后,朱老四又让无心传来了纪纲,扔给纪纲一个锦囊之后阴沉着脸道:“派些可靠的人手去一趟泉州,按锦囊里面的吩咐行事,直到把最后一个都给朕处理掉!” 杨少峰不止一次的嘲讽户籍制度,朱老四心知肚明,也知道户籍制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朱老四对户籍制度下手了,而且直接就把匠籍、贱籍全给废掉了。
可是杨少峰也不止一次提到过某个姓蒲的干了些什么破事儿,所以朱老四让纪纲派人去了泉州。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在对待朱瞻基和杨少峰的时候,朱老四总是能表现出特别的耐心,就跟个二十四孝好爷爷一样,甚至让朱高炽三兄弟心里都感觉不是滋味——隔代亲也不能亲成这样儿吧?这也太欺负人了!
一想到自己这个太子殿下还不如自己的亲儿子和干儿子受宠,朱高炽就很不开心,一不开心,朱高炽就喜欢吃东西,尤其喜欢朱高煦在杨家庄子西边那座山上抓来的大公鸡。
炒着吃,真香!
事情就这么着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朱高煦偷鸡和朱高炽朱高燧三兄弟吃,丢了鸡的杨少峰就变着法子折腾朱瞻基,觉得杨少峰和朱瞻基就跟大狗子二狗子一样胡闹烦人的朱老四就会折腾所有人,然后朱高炽心里不爽了就暗戳戳的指使朱高煦去偷杨少峰家的鸡。
忍无可忍的杨少峰在上元节的第二天就跑到了工地上,省得留在家里既要亲手宰了自家养的鸡,还要给朱老四和朱高炽那些土匪们当厨子。
朱瞻基伸手扯了扯盖在身上的狐裘,有些没话找话的说道:“下个月就该会试了吧?伊逍和白庚一个解元一个亚元,会试之后便是进士,也该入朝为官了?还有庄子上学堂里的那些娃子,也该参加县试了吧?”
杨少峰半眯着眼睛,懒洋洋的嗯了一声,就算是回答了朱瞻基的问题。
朱瞻基见杨少峰不说话,便又接着道:“说起来,他们两个若是能高中,肯定也是进入翰林院,如果要是有谁中了状元,你倒也算得上是师徒两状元,一学三翰林了。”
“别跟我提翰林,”杨少峰用半死不活的语气反驳道:“哪怕是个编修或者是检讨,都是正儿巴经的正七品,虽说还是个芝麻官,却也要强过我这个从九品的待诏翰林吧?”